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9章 【匡字輩】(為盟主懷南月加更),朕趙瀚趙貞芳,王梓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給陳茂生寫信之後,趙瀚又給所有窮縣的鎮長,群發信件讓他們報告山民情況。
鎮長們陸陸續續回信,都抱怨山民不好管理。
就拿永寧縣來說,全縣也只三個鎮。鎮長若去山民家裡探訪,有時候單程就得走一兩天,基本全靠各村的村長進行自治(村長沒有工資,全靠用愛發電,否則會把財政拖到崩潰)。
而且拿下永寧縣已經三個月,山中的分田工作都還沒搞完。
再看龍泉縣的報告,分田工作同樣沒做完,原因也是山路太過難走。
好在這些地方的山民,不像客家人那樣抱團,而且人地矛盾也比較突出。只要把官吏派去,給他們分發田地,山民都很擁護趙瀚,宣教團和農會也能順利發展。
趙瀚仔細思考之後,寫下一篇文章:《山中之政,鋪路為要》。
這篇文章,經秘書們謄抄之後,立即發給各縣鎮官員。
那些山區官吏,今後的主要工作,就是組織村民修路。將路段分片區劃給村鎮,各村負責自己那一段,忙時耕種,閒時修路。
當然,紅薯和玉米的推廣,也同樣不能放鬆。
特別是紅薯,山地貧瘠,那玩意兒能讓農民吃飽。
至於賦稅什麼的,其實趙瀚並不指望,山民能養活本地官吏即可,別讓總兵府撥款就已經很不錯了。
趙瀚慢悠悠走回內宅,把龐春來、李邦華請到家裡吃飯。
還沒到傍晚,三人坐在院子裡喝茶。
趙瀚拿出一張紙,遞出去說:“字輩編好了,兩位先生且看。”
龐春來掃了一眼,又遞給李邦華。李邦華掃了一眼,又遞還給趙瀚。
兒子都生下來大半年了,一直沒有起名字。
本來趙瀚給取了一個,但龐春來和李邦華都反對。這是未來的太子,起名必須謹慎,因為會給之後的子孫定下相應規則。
比如朱元璋的長子叫朱標,於是兒子全都“木”字旁。
他們讓趙瀚準備譜系字輩,甚至參與進來幫忙制定,但整出的東西都讓趙瀚給否決了。
現在,趙瀚自己弄了個字輩,歷代子孫排序為:匡世濟民,治國定邦。安富恤窮,始志莫忘。文昌武勝,內修外攘。選賢舉能,其道大光。
李邦華提醒道:“只三十二字,是否太少了?”
趙瀚笑著說:“我還嫌太多了,能傳二十個皇帝,便是死了我都能笑醒。明太祖定的字輩倒是多,大明皇帝能用到第幾個?”
李邦華瞬間無語,就沒見過這樣的。
別說開國君主定字輩,便是普通大族,也會整出一長串來。趙瀚倒好,短短三十二字,似乎是嫌子孫傳國太久。
“不如再加三十二字。”龐春來建議道。
趙瀚搖頭說:“能傳三十二代,既可笑傲歷代皇朝。三十二代而不息,那運算元孫的本事,到時候他們再續定也不遲。”
趙瀚用手指蘸茶水,在石桌上寫下長子的名字——趙匡桓。
這名字也是有講究的,趙瀚不想講究,大臣們卻硬要講究一番。
明為火德,水能克火,因此趙瀚取代明朝是天命使然。否則為何名字裡正好帶水旁?
水生木,因此兒子們當帶木字。
桓,大,威武。
趙匡桓,趙匡桓……李邦華唸叨兩遍,總感覺有些彆扭,幸好趙瀚沒給兒子取名趙匡胤。
趙瀚也很彆扭,難道自己的子孫,也要來個元素週期表?
“二哥,我回來啦!”
趙貞芳揹著書包,蹦蹦跳跳進來。
見了龐春來、李邦華,立即鞠身行禮:“龐先生,李先生。”
“好!”龐春來高興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