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08章 好生之德,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鐺、鐺、鐺……!”

肇慶小南門,急促的銅鑼聲響成了一片,幾個府衙的書辦帶著十幾個衙役一邊鳴鑼,一邊在城門內張貼布告。

瓊州軍入城已經四五日了,又沒有做什麼害民之舉,反而對城內的百姓秋毫無犯,所以百姓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自昨天莽依圖所部清軍敗亡後,百姓們也預設了瓊州軍對肇慶的統治,對於百姓們而言,只要能吃飽穿暖,他們根本不在乎這天下是明還是清。

作為廣東第二大城,肇慶可不像瀘西,起碼這識字率上是遠遠超過了瀘西的,很快就有人對著榜文誦讀起來。

不讀還好,才讀了兩句,小南門一帶的巷子口就炸開了鍋。

“呂秀才,不是吧,明軍讓咱們遷到瓊州去,瓊州那破地方連鳥都不生蛋,咱們到了那邊可怎麼過活?”

有心急的百姓僅僅聽了一半,就一把扯住榜文下的一個書辦諮詢起來,所謂落葉歸根,即使是後世的那些逃犯,大多也躲藏在老家附近,現在大明兵讓他們舉家遷到瓊州去,這對普通百姓來說,無疑是要了他們的命。

呂秀才本名呂輕侯,當年在肇慶也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三歲識千字、五歲背唐詩、七歲熟讀四書五經、八歲精通詩詞歌賦,可偏偏考上秀才後,就始終再難進一步,為了養家餬口,不得已才投身高要縣衙當了個書辦。

看到百姓們好奇,呂秀才就是唉聲嘆氣道:“大明兵要遷咱們離開肇慶也是不得已的事,你們應該知道清軍攻入雲南和貴州後,幾乎是縣縣過兵,所過之處,幾乎是寸草不生,如今平南王也造了大清的反,前者簡親王喇布就在肇慶徵發了數千民夫,要是清軍再來,那肯定還要造孽,我大明廣西提督馬大將軍有好生之德,不忍心咱們肇慶的百姓再受刀兵之苦,這才決定把咱們都遷往瓊州。”

“這,那咱們到了瓊州拿什麼過活?”

“就是,咱們可是剛剛播了夏收的種子,若是一走,那地裡的糧食可不遭賤了!”

“我家世世代代在肇慶,這要是真去了瓊州,四時八節,誰來祭拜祖先?”

廣東利盡南海,做生意的商人小販比比皆是,清軍和周軍在廣西和雲南的所作所為,他們也是一清二楚,因此大多數人知道呂輕侯說的是實話,可這舉家遷移,可不是小事,畢竟人離鄉賤,真要去了瓊州,那一家老小的溫飽問題可怎麼解決?所以呂輕侯說完後,在場的百姓就是七嘴八舌討論起來!

呂輕侯顯然料到了會出現這種情況,清了清嗓子說道:“吃飯的問題你們不用擔憂,我家馬大帥有好生之德,你們若是同意遷往瓊州府,他老人家保證不會讓你們餓肚子,而且還會專門給你們重新劃分土地,無論老人還是小孩,每個人十畝,而且瓊州水稻一季差不多有三熟,只要撐到春收,大家還愁沒飯吃嗎?當然你們不願意去瓊州也不要緊,這次大明兵陣斬了清廷兩個提督,一個徵南將軍,要是大明兵走了,你們就不怕大清軍拿你們洩憤?”

儘管呂輕侯屢試不中,但畢竟是個稟生,說話間,就是遷移瓊州的利弊解釋的清清楚楚,當然他話裡話外透露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走能活,不走就是等死。

“那咱們怎麼去瓊州?要是拖了一個月,還來得及種糧食嗎?”

百姓被呂秀才的話嚇住了,一個個愣在當場,默默盤算著其中的利害關係,走能活,不走性命就有可能保不住,所以這是一個很好選擇的問題,但瓊州距離肇慶有一千餘里,要是走陸路的話,這麼多人上路,一天最多能行二十里,起碼要兩個月才能抵達瓊州,那豈不是耽誤了春種。

“你們放心咱們走水路去瓊州只要二十餘日,同意去瓊州的現在就可以至縣衙登記造冊,馬大帥會遣人至瓊州給你們劃分土地,建造房子,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