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主動出擊,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周政權滅亡之時,赴援肇慶的永州綠營和鄖陽綠營也遭到了瓊州軍突如其來的攻擊。
距離肇慶四十餘里的定山附近的河兒口鎮,山路邊,到處都是丟棄的武器、盔甲、軍旗,地上到處又都躺滿了士兵的屍體。
戰鬥遠遠還未結束,總督清軍步兵的永州總兵李芝蘭,已經將手中最後一支親兵隊推上了戰場,鄖陽綠營總兵穆生輝更是親自挺著騎槍在前面衝殺,他們已經沒有選擇了,如果不能突破長毛賊寇的的進攻,這七千湖廣綠營恐怕就要全部折在這河兒口鎮。
李芝蘭和穆生輝因為沒有等到莽依圖的傳令兵,故爾生出了疑慮的心思,索性就在山水和高要交界的河兒口鎮駐紮了下來,又向肇慶方向派出了斥候。
可他們千算萬算,卻沒有算到會在這鎮子遭遇到長毛賊寇的兩面突襲,現在李芝蘭和穆生輝唯一的希望就是肇慶方向能有援軍過來。
“李總鎮,兄弟們實在不是賊寇的對手,他們不光火器犀利,周圍還有大量的騎兵逡巡,這仗不能再這樣打下去了。”
荊州副將胡世英副滿臉都是血汙,盔甲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彈孔,勉強披在身上,前胸後後背的傷口汩汩地滲著鮮血,但胡世英卻彷彿沒感覺到疼痛一樣,這回跪在李芝蘭面前苦苦哀求。
胡世英,字汝迪,安徽歙縣人,初從福建總督李率泰軍,累功至參將,康熙元年,遷湖廣督標中軍副將,康熙十二年,以荊州副將銜,守荊州,後從湖廣總督蔡毓榮入滇,頗有功勞,就連安親王嶽樂都曾有言,若平定吳周,胡世英可為一鎮總兵。
顯然胡世英並不是貪生怕死之徒,前些年隨蔡毓榮和如日中天的吳周軍交手,他都是勇於衝鋒,哪怕是兵力比吳周軍少的多,他也是殊死搏殺,從來沒有拖過大清軍的後腿。
可是現在他卻退縮了,今天這一仗打的實在是太慘,僅僅一個多時辰胡世英麾下的一千餘荊州綠營兵,就剩兩百多了,想到麾下的將兵前赴後繼地倒在長毛賊寇的騎兵和他們那密集的的炮火下,胡世英就越發地惶恐不安。
賊寇既然出現在了距離肇慶數十里外的河兒口,那徵南將軍莽依白、雲南提督桑格、廣西提督全成忠以及他們麾下的六千八旗兵的結局可想而知,所以胡世英根本不指望已方還有援軍。
胡世英的懦弱令李芝蘭勃然大怒,指著鎮外那因為騎兵馳騁揚起的煙塵怒罵道:“虧爾也是一鎮副將,你沒有看到賊寇騎兵嗎?如果現在撤軍,就是置這數千將士於死地,有誰再敢言撤,本鎮砍了他腦袋!”
仗打到這個份上,李志蘭已經知道敗局已定,長毛賊寇來的太突然了,突然到河兒口鎮遭到炮擊後他才反應過來,等到他剛剛收攏起軍隊,賊寇的騎兵又掩至,而且數量眾多,怕不有兩三千人。
面對兵力遠甚於大清軍的長毛賊寇,李芝蘭知道他這次毫無贏的希望,但明知是輸,明知再打下去的話還是失敗,李志蘭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了要和長毛賊寇血戰到底,因為他是旗人,地地道道的漢軍旗人,他必須要為旗人的尊嚴和賊寇死戰。
挺著騎槍,持著大盾,一直在前面衝殺的鄖陽總兵穆生輝這會也受了不輕的傷,就連右耳都被銃子削掉了半邊,鉚了銅釘的鑲紅旗棉甲上還插了好幾支箭矢,但是他依然牙關緊咬,他不是別人,他是鑲紅旗旗主博爾晉蝦的孫子,他要用他的血勇維護家族的榮耀。
“士兵死了把總上、把總死了千總上,今天就是全部都死在老河口,也不許退後一步。”
望著排著密集槍陣的長毛賊寇又一次逼了上來,穆生輝牙關咬得緊緊的,眼神一片血紅,然後又挺著長槍率先迎向了依靠炮火突進的瓊州軍滅胡營長槍兵甲隊。
定山山頂,大明廣西提督,瓊州軍大帥,瓊州、欽州、梧州、南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