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4章 稜堡,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巴將軍急遞,昆明外城被趙良棟破,吳周皇帝吳世璠退守五華山負隅頑抗,清涼州提督孫思克襲了韶州,時下已經和南下的清廷輔國公平度會師,尚之信唯恐兩面受敵,已經放棄肇慶,退守廣州,為防清軍再攻南寧,還請大帥速速返回。”
看著手上巴思克送來的緊急戰報,馬仲英不得不將趙安民、牛天宿、王永清、謝昌、李積鳳等人召進了府衙,商議回師南寧事宜。
“大帥,南寧孤城一座,雖有三江口和青秀山之險,但清軍人多勢眾,一旦吳世璠敗亡,十餘萬清軍便可東奔,從巴將軍傳來的戰報來看兩廣清軍已逾六萬,若與之相持,無異於以卵擊石,莫如退守瓊州,生聚教訓,學生以為尚之信和祖澤清未敗之前,清軍必定不會攻略瓊州。”
聞得清軍大舉壓境,瓊州知府牛天宿認為清軍勢大,與其和清軍死拼,還不如退守瓊州,讓尚之信和祖澤清頂在前面,和清軍主力死磕。
“是啊,屬下也認為牛大人說的有理,咱們既然已經在瓊州開設了製造局,只要有個一年半載,就能大規模裝備火器,若是在臨高角和海口兩地修建稜堡,我軍完全可以依靠海防之利,御清軍於瓊州之外。”
提督府長史趙安民也同意牛天宿的建議,他這段時間一直忙於籌建制造局,和克里斯和斯蒂文森也有過多次交流,對歐洲的時下最流行的防禦設稜堡也有所瞭解,是以提出了此臨高和海口兩個清軍最可能的登陸點修建堡壘,以為萬全之計。
“稜堡?”
馬仲英心中一動,稜堡他是知道的,防禦力驚人,當年鄭成功收復臺灣,面對只有千人左右的熱蘭遮城,三萬餘鄭軍足足包圍了九個多月,到最後還是搶佔了烏特勒支堡,採用居高臨下的優勢,用紅夷大炮狂轟濫炸,才迫使城內守軍出降。
“不錯,就是稜堡,火炮出現以後,由於西夷所造之銅炮威力巨大,那種步兵蜂擁攀登城牆,遭遇弓箭、落石甚至熱油情況,現在已經不可能出現了,他們所制的重型火器幾輪就能攻破一道城牆,其中最出名的叫什麼烏爾班巨炮,當真是威力無窮。”
“有了重炮以後,進攻一方有很大優勢,因為它可以選擇城池任何方位攻擊,尤其是城堡的火力死角。”
“有矛就有盾,所以防禦力驚人的稜堡就出現了。稜堡是複雜的城堡群,最外層是低矮、傾斜、厚度很高的防炮牆,防炮牆有一個角度,厚度很高,炮彈根本不可能穿透,擊中防炮牆,炮彈還容易出現跳彈,大大減弱炮擊的威力。”
“同時,稜堡的特殊設計,讓城堡不存在火力上的死角,防禦力驚人,據克里斯所說,呂宋那邊的佛朗機人就是在馬尼拉用火山灰修建了所謂的稜堡,咱們瓊州海口石山就盛產火山灰,咱們完全可以在海口、臨高甚至瓊山、澄邁修建大量的稜堡,如此一來,咱們瓊崖就固若金湯。”
趙安民和牛天宿對視一眼,然後拼命地在一眾瓊州軍將佐面前鼓吹起稜堡的防禦力來,就是希望瓊州軍能全面退守瓊崖,畢竟這稜堡防禦力雖強,但也需要一定數量計程車兵駐守,要是瓊州軍都在南寧拼光了,將來怎麼應付清軍?
“趙先生和牛先生莫非忘記了唇亡齒寒的道理吧,現在昆明已經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本帥以為城破就在這一兩個月了,一旦吳世璠敗亡,那尚之信和祖澤清必定心生恐懼,而我軍若是再放棄南寧,那就會嚴重摧毀尚、祖二人的信心,要是清廷再趁機開出招撫條件,那咱們就成了一支孤軍,熱蘭遮城荷蘭人足足修建了五年,咱們就算動用全瓊之力,恐怕也要一年半載才能在臨高和海口修好城堡吧!如果稜堡還沒修好,清軍大舉攻瓊,我等又該如何?”
馬仲英斷然否決了趙安民和牛天宿的提議,這個時候若是隻顧已方的安危,置尚之信和祖澤清於不顧,只想苟安海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