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9章 血戰玲瓏山(上),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玲瓏山頂峰建有一座寶塔,名為龍象塔,從此塔上朝下俯瞰,整個三江口一帶的地形,便能盡收眼底,山下方二里左右便是官道,官道從玲瓏山北側透過,蜿蜒數里之地。
幾個執旗手扛著鋼刀營的營旗插在了石塔前方一處緩坡上,令得山上的瓊州軍士兵都能看見。
“旗在人在,不得命令,後退一步者斬!”鋼刀營營副張朝陽頒下軍令。命營直屬衛隊,大戰開始後,不論何人有敢於越過此旗後退一步者盡誅之。
第三道寨牆後的遊大海不時抬頭看向樹立在龍象塔處的將旗,清軍抵達八尺寨時,他就收到了訊息並重新部署了玲瓏山防線,考慮到清軍並無水師,故只在邕江上的木城處部署了一個長槍兵步隊和一百名炮手,其餘軍馬盡數被他調進了玲瓏山,也就是說如今玲瓏山上瓊州軍守軍一共有兩千零八十人,合計有兩個長槍兵步隊、一個刀盾兵部隊、一個弓箭兵步隊和一個火銃兵步隊以及兩百三十六名炮手和兩百餘名親兵。
作為瓊州軍成軍後編定的第二個營頭,在此前南寧近三個月的守城戰中,已經勉強算做一支經過血火考驗的強軍。
“發現清軍!”
隨著龍象塔上將旗搖動,明軍防線內的旗手一個接一個的揮動著手中的旗幟,瞬間,整個鋼刀營兩千餘瓊州軍立時從地上站起,好像一條黑色的長龍翻身似的,士兵們隨即拿起手中武器,在軍官的喝令下一隊隊朝前開進,然後進入佈置在山麓中間的環形工事內。
十九日,清軍左軍大同綠營通總兵康調元和河南綠營總兵程福亮部最先到達玲瓏山腳。
發現山上瓊州軍已經嚴陣以待後,康調元未敢輕舉妄動,而是遣人快馬往中軍稟報。
巳時一刻,清輔國公平度率滿漢大軍趕到,觀察地勢後,平度遂決定攻山,午時左右,戰鼓聲便響玲瓏山北側。
鋼刀營依山設防,令清軍只得強行攻山,最先出動的正是河南綠營程福亮部,對此,大清的輔國公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原因就是程福亮久在河南山區剿賊,其所部綠營對山地戰頗為熟悉。
戰鬥一開始,程福亮就拿出了十二分的氣力向玲瓏山明軍陣地發起進攻。大同總兵康調元部緊隨其後,七千餘營兵在震天的號角聲中分成三陣,向玲瓏山防線發起了猛烈攻勢。
“開火!”
部署在第一道寨牆後的弓箭兵甲隊和火銃兵甲隊在第一陣清軍抵達射程後,呈扇面對攻山的清軍打出密集火力,噼裡啪啦的火銃聲頓時響成一片。
從南寧城運送至玲瓏山的五十門火炮也不斷的向衝鋒的河南營兵轟擊,雖然威力不大,但成功將河南綠營的攻擊速度遲滯下來,陣前不斷有清軍中銃著炮倒地。
瓊州軍所用的火銃和火炮幾乎全是女生繳獲於清軍,質量上還算過的去,而且經過這幾個月的戰鬥和訓練,火銃手和炮手也算掌握了三段式射擊法,故爾自清軍發動進攻後,第一道寨牆後的銃聲就彷彿沒有斷絕過,二里長的防線內硝煙瀰漫,彷彿將玲瓏山籠罩在黑霧之中。
面對清軍的攻勢,防線內的長槍兵和刀盾兵自然也不會閒著,他們不斷地從寨牆上拋下一根根丈許長的滾木和擂石。
由於防線前所有的樹木全部被砍伐一空,埋頭攻山的清軍根本找不到的任何遮擋物,隨著滾木擂石從山上滾落,很多清軍不是被滾木掃倒就是被擂石砸的血肉模糊。
只能被動挨打,卻不能還手的河南綠營僅僅兩刻鐘不到,就在守山瓊州軍的打擊下傷亡數百人。
望著那些在山坡上翻滾哀嚎的同伴,望著那些斷了胳膊和大腿的營兵,攻山的河南兵哪裡還敢強行攻山,一個個變得猶豫不前,任憑在前陣指揮的河南綠營遊擊張忠如何鼓舞士氣,這些河南營兵都是如同霜打的茄子一般,失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