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6章 王復漢高升,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父王咱們攻略廣州在即,莫如從賊寇所請,誅殺王復漢,以安長毛賊寇之心,待咱們剿滅了尚之信,再替王總鎮報仇不遲!”
已經被清廷擢升為多羅貝勒的塞愣額率先進言,他同樣是被廣西的長毛賊嚇破了膽,畢竟月前西江上的那一幕實在太駭人了,從小養尊處優的他,那裡見過滿洲大兵被賊寇當成豬羊一般屠戮,彰泰和費雅達的死狀,甚至令他到現在還做惡夢。
“多羅貝勒說的不錯,只要能穩住長毛賊寇,犧牲一個王復漢又有什麼打緊。”
董額是多鐸第七子,因鄂扎襲了信郡王的爵位,所以他只能被清廷授封為次一級的貝勒,吳三桂反亂後,康熙加其為定西大將軍,命其進剿王輔臣,但董額和梅勒額真赫業屢戰屢敗,康熙遂罷其定西大將軍之職,令其領所部軍馬歸圖海節制,這次進兵兩廣他也是隨圖海一起南下。
可他萬萬沒想到,廣西的長毛賊寇居然如此兇頑,彰泰和王進寶那麼能打,都被賊寇打的全軍覆沒了,二人更是被做成人彘,被轟成了碎肉,現在用一個漢將就能穩住賊寇,何樂而不為?
嶽樂卻對塞愣額和董額的話置之不理,繼續問道:“他們為什麼要殺王復漢?”
“王爺,小的也說不清楚,賈大人和周大人有書在此,還請王爺鈞鑒!”
那兵丁也不敢起身,而且梧州那邊的具體情況他也說不清楚,連忙從懷中掏出一份用火漆封好的書信,高高舉過頭頂。
嶽樂蹙眉道:“塔那喀拿與本王看。”
“嗻……!”
一直守在那兵丁身邊的塔那喀當即從兵丁手中取過書信,恭恭敬敬地送到嶽樂面前。
嶽樂抬手撕下火漆,從信封中抽出書信,就是一目十行地翻看起來,一邊看一邊還不住點頭,待看完後,就是將書信遞給了坐在一側的羅可鐸。
羅可鐸拿眼看去,卻見得那書上赫然寫著,自明賊入桂,尚逆起兵;兩廣不寧,天南不定,馬逆仲英糾群盜於桂南,逞兇頑於肇慶,今又揮軍北上,桂林遂陷,自賊寇造逆以來,桂省官員百姓殉難報國者何以凡幾?
天幸我大清皇帝陛下,不念舊惡,為百姓計,為社稷計,允其招撫,並授鎮南之爵,恩不可謂不厚也,然賊性犬羊,復又生變,竟以前賊王逆之事,要挾朝廷,欲令我朝誅殺有功之將士,此是可忍,熟不可忍也。
右江鎮總兵王復漢者,本陝西忠臣之後,自隨軍南下伐賊以來屢建戰功,前者桂林之戰,諸將惶惶而不安,止王總鎮憤然舉兵,屢挫泉酋,潰敵近萬,斬首逾千,為朝廷之幹臣也,若我等從賊所請,豈不令天下人寒心,故本官和周道臺請罷招撫之事,至於吾等生死,還請王爺和聖上勿念。
“賈復漢說的不錯,本王南下時就聽說第一任賊首王國興就是為王總鎮所殺,後來王總鎮又屢次重創賊寇,且不說拿了他的人頭,賊寇會不會招撫?就算招撫了,天下人又怎麼看待我大清?咱們此舉和當年的秦檜又有何異!”
羅可鐸本就是強硬派,此前以鎮南王之爵招撫桂省賊寇,他就有不滿,但在這彰泰敗亡,廣東清軍人心不穩的情況下,他還是勉強答應了下來,可現在賊寇居然還不滿足,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是讓大清誅殺忠臣的要求,這已經觸及了他的底線。
“成親王說的不錯,本王留兩萬兵駐守肇慶,就是猜到賊寇可能會反覆,不過好在咱們肇慶的防禦設施已經整頓完畢,再不懼賊寇的水師,但咱們還要再拖住賊寇一段時間,起碼等我軍拿下廣州後,再和賊寇攤牌,你回去告訴賈復漢和周昌,讓他二人和賊寇說,誅殺一鎮總兵,並不是本王和成親王能夠做主的,此事需要朝廷回覆。”
見羅可鐸和自己想的一樣,嶽樂也不再遲疑,因為他同樣承擔不了誅殺功臣、忠臣的罪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