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4章 交易,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次日巳時,此次南寧之戰的斬獲就由郭紹和程藎送到了府衙。
據報,此戰共俘虜降兵七千三百四十二人,這裡面大多數是失去戰鬥意志的廣東綠營,還有六百餘左江鎮綠營和一百餘八旗兵。
其他也被全部點驗完畢,共繳獲軍糧一萬六千石,紅夷大炮二十八門,火銃三千一百支,盔甲兩千三百付,藥子八千斤,其餘刀槍劍戟,不計其數。
當然在戰鬥中損壞的火炮和盔甲武器也不在少數,這些物資也被運到了城內,交由城內的鐵匠重新回爐。
此次南寧之戰,瓊州軍損失也是極其慘重的,輔兵營和青壯在數次補充至正兵後,目前只剩下一千六百餘人,為了充實瓊州軍,馬仲英的目光就放到了這七千多廣東綠營降兵身上,這些營兵雖然因為家小被控制,失去了戰鬥意志,但他們的戰鬥素養肯定要比剛剛入軍的青壯要強的多。
考慮到他們的家小多在廣東,即便是強行裹挾他們入軍,就目前而言,對瓊州軍的戰力也不會有多大的幫助。
思量來,思量去,馬仲英就是把陳德叫了過來,並給了他兩個任務。
第一件事就是讓他去廣東尚之信協商,用惠州鎮綠營俘虜交換碣石鎮和高廉鎮綠營的家小。
第二件事,就是順便給尚之信上一道降表,只要祖澤清同意把欽州交給瓊州軍,他馬某人就願意奉尚之信為順天倡義大元帥,共伐滿洲。
“大帥,內衛的事末將才剛剛起了個頭,怎地又讓我去廣東,還有咱們辛辛苦苦抓的俘虜,為什麼分給尚之信,尚之信那狗東西辮子都沒割,這文書寫的如此肉麻,末將才不願意去呢。”
陳德看了馬仲英草擬的文書就是一臉的不情願,廣東尚之信雖然控制的區域比瓊州軍強,但兵力只有兩萬,再說尚之信起兵的名義乃是清君側,至今他還自認為是清廷的平南王,說到底,現在雙方還處在對立面上。
“你懂什麼?這七千多廣東綠營俘虜的家小都在廣東,就是咱們收編了他們,他們肯死心塌地地跟著咱們嗎?再說了,就是他做了這個大元帥,難不成,還能指揮得動咱們?現在咱們百廢待舉,要是尚之信敗的太快,清狗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咱們,所以我們的頭等大事就是儘快壯大實力,好應付清軍下一次的進剿。”
看著陳德一臉不忿的樣子,馬仲英也是頭疼,這幫瓜娃子自擊退清軍包圍圈後,一個個鼻孔都朝到了天上,今天早上王永清和李興那兩個渾球竟然吵著去打桂林,真當自己是天兵天將了。
“大帥的意思就是忽悠尚之信那個慫瓜?唉……末將也知道這樣做是對的,可是……可是這書信也太肉麻了,什麼公為天下倡,我瓊州軍當附尾驥,末將是替大帥不值啊!”
“好了,這事就這樣吧,等咱們強大了,這樣的書,本帥讓尚之信寫十份給你,保管份份不同。”
馬仲英揮了揮手,又令提督府長史趙登龍取來了一批從南寧府衙繳獲的珍寶古玩交給了陳德,讓陳德即刻走水路,連同這道文書一起送給尚之信。
望著那一箱爍爍生輝的珍寶古玩,陳德又是一陣唏噓,不過獻媚邀寵的話都說了,陳德還是勉強和趙登龍完成了交割,二人對馬仲英行了一禮,就要出府。
“等等,本帥還有一事。”
見趙登龍要走,馬仲英突然想起了什麼,又喝止了二人,然後笑眯眯地看向趙登龍道:“趙知府在南寧可過的習慣?想不想回到大清那邊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馬仲英緩緩踏下臺階,伸手在趙登龍腦後的金錢鼠尾上輕輕捋了一捋,在臨安府俘虜趙登龍後,馬仲英一直就有一個想法,故爾一直沒有割了趙登龍的辮子,後來忙於南寧之戰,卻是把這事給耽擱了下來,現在清軍退兵,那這個計劃便可以提上日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