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章 葡人繳械,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帥,葡萄牙人顯然已經山窮水盡了,咱們為什麼不趁機收回澳門,反而還容留他們繼續居住在島上,西夷賊性莫測,下官怕他們再生出背反的心思。”
隨行的提督府長史郭泰捷對馬仲英的做法很是不解,在滇西受盡了那氏勒迫的他對所有的蠻夷都沒有好感,他想不通馬仲英為什麼會給這幫紅毛鬼一條活路。
“沒有這幫紅毛鬼,誰幫咱們把瓊州的貨物賣到海外?前兩個月咱們跑了趟安南,都賺了二十九萬兩白銀和三萬石糧食,若是賣給他們,利潤起碼還要再加十萬兩,而且還不需要咱們遠渡重洋。”
據歷史記載,自葡萄牙人進駐澳門後,他們透過和廣東和閩浙計程車紳交易,去除島上的開銷以及繳納明鄭的過路費,每年的利潤差不多有兩百萬兩,由此可見海貿的利潤有多大,但在這清廷幾乎盡佔天下的局面下,瓊州軍顯然不可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對外貿易上,為了更好的發展,那只有仰仗這幫精通海路的葡萄牙人。
馬仲英的意思很明確,瓊州軍既然能養士紳集團這隻雞,那自然也能再養一隻雞,只要葡萄牙人奉行大明號令,遵守大明法令,暫時和他們合作,並不是壞事。
和佩雷拉達成協議後,瓊州軍終於開到了自正德朝開始就被葡萄牙人竊居的關澳城牆下。
佩雷拉則帶領駐紮在澳門的八百名士兵走出了關澳城牆,並親手將自己的指揮刀交給了前來接受葡軍繳械的第八旅旅帥苗之秀,葡萄牙士兵也主動繳納了自己的武器。
據點驗,澳門島上計有火繩槍二千三百三十六支,佛朗機炮六十三門,水力機械三百多套,各種工匠五百餘名,此外瓊州軍還接管了澳門的葡萄牙水師,但出去貿易方面的考慮,還是留了十艘商船給他們,至於他們的錢財,瓊州軍沒有動,苗之秀明白,這幫紅毛鬼肯定還藏了槍支和武器,但是大帥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故爾也沒有過分為難島上的葡萄牙人。
葡萄牙人的三艘戰船同樣也是蓋倫戰船,但體積相對較小,只有六百料左右,排水量差不多是現在的兩百噸,有兩層火炮甲板,裝備有二十八門火炮,七艘武裝商船分別是三艘克拉克船和四艘加來船。
加來船乃是利用風帆和划槳相結合的一種大型戰船,需要數百名划槳手一同運作。通常這種船還會在船頭和側面安裝幾門火炮並能搭載數量可觀的水手。
但體積大,火力小的弱點,令這種戰船註定不能成為大洋上面的主力戰艦,所以在蓋倫帆船出現以後,這種船便淪為了武裝商船。
克拉克船則是一種三桅或四桅的帆船。它的特徵就是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
而它在前桅及中桅裝配了數張橫帆,後桅則配上一面三角帆。克拉克帆船是歐洲用作遠洋航行的船艦,這是因為它的龐大體積能夠在汪洋大海中保持穩定;此外,它被劃分大量空間,得以擺放足夠遠洋航行的物資以及採購的各種物資。
當然這種克拉克船同樣裝備了十八門銅炮,火力並不比瓊州軍帶到香山的一號福船弱多少。
其實馬仲英再看到這種武裝商船後,是有這個打算將澳門所有的武裝商船全部收繳,但考慮到還要利用葡萄牙人做生意,故爾只得強壓下心中的慾望,允許葡萄牙人繼續保留十艘商船以及船上的武器裝備,畢竟人家要走海路去出售大明的貨物,沒有武器保護,哪裡會是那些海盜的對手?
這五百名工匠同樣也是瓊州軍急缺的人才,他們中有三百人都是澳門造炮廠的工人,另外兩百人則是造船工匠和機械工,這些人都是在澳門專門替葡萄牙戰船進行維修保養服務的。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馬仲英並沒有將這批工匠全部徵調至瓊州,而是從中精選了三百五十名老師傅,並命水師將這些人儘快轉運至瓊州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