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0章 羅可鐸南下,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快呈上來!”
康熙心中又是一驚,生怕那邊兩廣又出什麼亂子,當即著梁九功將題本取了過來,一目十行將題本看完。
東暖閣內的王公大臣也是心頭劇震,均是偷眼看向御座上的康熙看去,想從皇帝的臉色中揣測廣東的訊息是喜還是憂。
須臾!
康熙合上題本,遞給了身側的梁九功,環視了一下御前的王公大臣,緩聲道:“安親王予朕平賊數策,平郡王你素知兵事,且看安親王之計如何?九功,平郡王身體抱恙,你去拿個錦凳過來,讓平郡王坐下說話。”
功必賞,罪必罰,羅可鐸以病體殘軀還致力於為國效力,康熙還是有些感動,是以特加優宥,在東暖閣設座,以示恩寵。
“奴才多謝主子!”
羅可鐸兩眼一紅,他沒想到皇帝竟如此禮遇,躬身接過樑九功遞過來的題本,朗聲念道:“臣以涼薄之軀,受陛下厚恩,總督天南諸省軍務,然智短力窮,遂使馬逆坐大,今彰泰兵敗,天南糜爛,皆臣之罪也,望陛下去臣宗人府宗正之爵,以明朝廷賞罰之信。”
堂下的王公大臣均是驚疑,他們也知道彰泰戰敗之事,和嶽樂並沒有什麼干係,畢竟一個負責攻打廣東,一個主攻梧州,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嶽樂竟會主動承擔起梧州戰敗的責任。
“你繼續念!”
康熙也不置可否,說實話在接到彰泰敗報後,他除了震驚以外還有一絲懷疑,他是怕嶽樂這是故意坐視彰泰敗亡,以達到獨掌南下大軍的目的。
“奴才遵旨!”
羅可鐸復念道:“然臣受先帝厚恩,陛下又以心腹託之,臣雖駑鈍愚昧,亦不敢稍有懈怠,恐傷陛下平明之治,今馬逆猖獗,天南崩亂,臣恐託付不效,為社稷計、為聖上計,苦思數策,望陛下從臣所請,早平馬逆之患,解聖上南顧之憂。”
“今馬逆雖佔梧州、南寧和瓊州諸府,然其行師不足兩年,從賊都憑武力裹挾,臣以為可行招撫之策,許以馬逆父子鎮南王爵,並授封其部署,一則可慢馬逆及其部署之心,二可令其部下離心離德。”
“臣在肇慶,深知馬逆和尚賊聯兵之害,若我軍入桂,尚賊必起兵策應,若我軍攻粵,馬逆亦出兵入襲我後路,若撫定馬賊,尚逆獨木難支,必為臣所擒,然後臣可領得勝之師西進。”
“桂南、高雷諸府,本就貧瘠不堪,賊寇雖裹挾甚眾,兵馬已逾六萬,一旦稍安,又豈有糧秣撫養三軍,臣再分化拉攏,輔以大兵擊之,則賊內外交困,而我大清坐擁天下,賊寇安能以一隅之地抗我王師雷霆?若聖上從臣所請,馬逆必為臣所擒!臣嶽樂再拜頓首!”
羅可鐸將嶽樂的奏疏一口氣讀完,想了想,這才開口道:“安親王老成謀國,奴才以為招撫之計可行也,當年奴才南征,賊首李定國勇悍絕倫,奴才和信郡王就是從洪承疇之計,利用義王孫可望,對南軍剿撫並用,方才抵定西南,混一寰宇,不過賊性犬羊,安親王欲行招撫,桂北和粵西兩地還需重兵佈防,若賊寇利用招撫之事,出兵北上,豈不是弄巧成拙,當年海賊偷襲江寧故事,咱們不得不防。”
順治十六年,一直和大清和談的鄭成功突然統領水陸大軍,走長江攻江寧,於鎮江大敗大清在江南的駐防大軍,差一點就撼動了清廷對東南數省的統治,羅可鐸拿此事說事,就是要告訴康熙,防人之心不可無。
“平郡王同意招撫,傑書你們的意思呢?”
康熙不置可否,從嶽樂的奏疏中,他卻是聽出了幾分不妥,因為嶽樂這道奏疏是直接請旨授封馬寶父子為鎮南王,這豈不是說岳樂和馬逆早有勾結,彰泰戰敗之事,說不定就是嶽樂假馬逆之手,故意剷除異已,以達到總攬南下大軍的目的。
想到此前京師的那些流言,康熙甚至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