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章 利益,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昌水碼頭位於瓊州西南,昌江的出海口,毗鄰瓊州的物資轉運基地昌化鎮,周左群山相夾,港闊水深,風平浪靜,氣候適宜,乃是天然的優良港灣。
讓郭紹來做市舶司提舉,也是考慮到郭紹是縣丞出身,自古以來縣令雖然是地方一把手,但實際的行政工作都是由縣丞打理,郭紹能主持瀘西縣事,夾袋裡沒人的馬仲英只能勉強讓其擔任市舶司大使。
幸運的是,常年和士紳打交道的郭紹在調任市舶司後,端的玲瓏善舞,和參與海運的瓊州士紳關係很是融洽。
得益於這種融洽的關係,瓊州市舶司在八月份就組織了一支船隊在瓊州軍水師的護航下前往安南進行了一次貿易,主要售賣的是福安的瓷器和一部分瓊州百姓織造的絲綢和麻布以及一些特產。
馬仲英抵達昌水碼頭時,前往安南的海船已經返回,因是安南國小地狹,而瓊州的產出也不足以持續貿易,兼之水手來回往返了一個多月,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需要休息,是以市舶司暫時沒有立即組織第二次海運。
馬仲英前世也沒有出過海,對海執行商也是不甚了了,在簡單參觀過昌化鎮的風土人情後,就帶著馬三德和楊延迪等人來到了設在昌水碼頭處的瓊州市舶司,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去市舶司衙門,而是登上了停泊在碼頭處的一艘海船。
“大帥,因為楊帥要咱們替他尋訪陳副帥,因此咱們這一趟跑的廣南,海路足有一千五百里,故爾來回往返了兩個月,將士和水手在海上全憑豆子發的芽維持營養,好在這一路還算順暢,雖說因為風浪拋棄了部分貨物,但還是賺了不少銀子,還帶回了稻米三萬石。”
牛天宿榮升四府巡撫的訊息郭紹已經收到了,對於這個任命,郭紹是頗有些嫉妒,急於表現的他在馬仲英登上海船後,就是將此次海貿的事宜向馬仲英彙報了一番。
“福安的瓷器、絲綢還有麻布賣到廣南是什麼價,這次咱們賺了多少銀子?”
“大帥此次出海咱們一共帶了瓷器二十萬件,絲綢三萬匹,麻布三萬匹,絲綢瓊州的價格差不多一兩一匹,麻布四錢,瓷器,一個官窯的花瓶也就幾兩銀子,但是咱們瓊州生產的瓷器品相差點,採購價也就一兩一件,賣到安南的價格都在四倍左右,除去漂沒的兩成,還有來往的費用,水手和官兵們的補貼以及船隻的維護費用,就這一次海貿,我瓊州市舶司利潤一共是五十八萬兩,再分給士紳一半,也就是說僅僅兩個月,咱們就賺了二十九萬兩。”
郭紹顯然沒有想到海貿的利潤居然如此之大,說道二十九萬兩的時候,還特意加重了幾分語氣。
“虧了,賣安南虧了,你派人去把陳宗昱他們叫過來,看看他能不能和呂宋的佛朗機人還有澳門的葡萄牙人直接交易。”
馬仲英卻頗有些不滿,據他所知,瓷器和絲綢外銷倭國和西洋的價格差不多有十倍,也就是說這次海貿足足少賺了近三十萬兩白銀。
“呃,屬下遵命!”
郭紹和牛天宿等人驚的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兩個月不到,就賺了二十九萬兩銀子,您馬大帥居然還嫌少,你咋不上天?
馬三德卻認為馬仲英說的這些都不算什麼事,白糖混在炸藥裡威力都能翻上好幾倍,瓷器和絲綢多賣點銀子能值得什麼事,反而指著船艙處的一個魚桶,一臉嫌棄詢問道:“這桶裡的魚都臭成這般模樣了,怎麼還留著,水手們在海上就吃這玩意?”
“馬將軍,有所不知,咱們的海船去一趟廣南,水路差不多要走二十多天,這些鹹魚其實是用來除蛆的,因為將士們在海上不光要食用豆芽,肉類也必須要有足夠的補充,雖說咱們攜帶的肉都是用鹽醃過的,但時間一長也會發臭,引來蒼蠅,這臭魚就是用來去除鹹肉上的蛆蟲的。”
馬三德是馬仲英的心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