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事或有可為,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常夏公事公辦,宋德宜和陳維崧無可奈何之下,只得辭了錢孺怡,走水路趕往江寧,想著去尋江蘇巡撫餘國柱,因為餘國柱並不是索額圖的人,反而是明珠的人,而且這個江蘇巡撫也是明珠一手安排的。

江寧和蘇州雖然隔了有一千里地,但是走水路還是比較快的,僅僅三日,宋德宜等人就趕到了江寧觀音門附近。

等他們趕到城門時,宋德宜等人卻是都傻了眼,原本熱鬧的江寧城出了普通的販夫走卒,竟是一個達官貴人的人影都沒有,而且城門處守門的兵丁也少了許多,只有三四個老卒,也不盤查,只在那懶洋洋地曬著太陽。

從老卒的口中得知,整個江寧城的兵丁全都派下去清欠,而且這幾天江寧城已經抓了不少抗拒清欠計程車紳。

正問著話,城門處又是一陣馬車行駛的響動傳來,陳維崧急抬頭看時,卻發現是十幾輛囚車,為首囚車內的那人他也認得,竟然是前明猩城伯趙之龍的孫子趙承馥。

“怎麼連他都拿了?”

陳維崧和吳兆前駭住了,因為趙之龍有首義之功,順治皇帝特旨加恩,抬其進漢軍鑲黃旗,並授世職三等阿思哈尼哈番,趙之龍病故後,這爵位就是由趙承馥襲,也就是說趙承馥是地地道道得旗人,而且還是大清優待的物件,再加上趙承馥一家在江寧數百年經營,勢力盤根錯節,歷來至江寧上任的清廷官吏都要到他府上拜望,替這位為大清拿下明國南都的首義功臣上一兩柱香,誰曾想,這次清欠居然清到了他的頭上。

“你們說的是趙伯爺嗎,這次他可是有難了,是撫臺大人親自帶兵包圍了他的府邸,要趙伯爺繳納從前明天啟朝開始至崇禎十七年所有的稅款,若要朝廷放人,需趙家拿一百三十萬兩贖人。”

帶頭的那個老卒見幾人衣冠楚楚,氣度不凡,連忙湊上來將緣由分說了一番。

“看來索中堂這是動真格的了,咱們不要尋餘國柱了,這就回返常熟,將銀子還給錢孺怡,讓他把欠款繳了吧,為了這點銀子,把自個搭上不值當。”

陳維崧長嘆一聲,二十年前江南清欠大桉他是經歷過的,那會朝廷為了籌集攻打雲貴的錢糧,朝廷可是抓了近千士紳,殺的那些文人才子人頭滾滾,可最後只是把朱國治解職了事,沒過幾年,又調到別處當巡撫去了。

現在國朝南方不寧,皇帝有南顧之憂,在這當頭,若是貿然干預清欠之事,說不定還會引起皇帝的不快,影響了自個的仕途。

“也只能如此了,左右愚弟要去浙江尋明相,就由我把這五千兩送還錢兄吧!”

二十幾年的流放生涯,給那些披甲人當牛做馬,吳兆騫早就習慣了人情世故,知道陳維崧和宋德宜拉不下臉去見錢孺怡,故爾自告奮勇地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要求獨自回返常熟。

紅豆山莊這邊,錢孺怡苦苦等了三日,可江寧那邊依舊是杳無音信,心知這事是不成了,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湊了二十五萬兩銀子送到了蘇州知府衙門。

不繳不行啊,僅僅常熟一縣這幾天就有七十多家士紳被地方上的駐防兵馬帶走,甚至有不少人捱了板子,有幾個實在沒錢繳的,竟被活活枷死在知府大堂門口。

錢孺怡現在是真的恨,他恨自己老爹為什麼降清,因為這大清朝實在比大明朝差遠了,要說大明是條狗,這大清就是條餓狼。狗能給根骨頭打發,這狼可是活生生地吃人不吐骨頭。

天啟、崇禎這都過去差不多四十年了,那會你們大清軍還沒有過來,你們憑什麼收咱們的錢,這又算的是哪門子帳?

“老爺,冒闢疆老爺來訪,現在馬車已經到了府門。”

正思緒間,管家錢福卻是從前門匆匆跑了進來,這幾日,因是一下子繳了二十五萬兩銀子,錢福知道老爺心情不好,是以沒事的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