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4章 出兵入粵,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曰南北,曰西東。此四方,應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數。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餘姚縣高風千古坊附近的私塾內,一個幼童正蹙著眉頭背誦著昨天學的內容,年近五旬的秀才王士元,也就是馬仲英口中所說的的朱三太子朱慈煥這會正搖頭晃腦地聆聽著,神情是無比專注,由於腦袋晃的幅度有些大,以至於腦後的金錢鼠尾似乎都跟著頭在轉。

“背的不錯,可見……!”

那孩童背完三字經後,王士元習慣性地直起身子點評起來,可話說了一半,就聽得屋門“哐當”一聲被重重推開,然後就聽到門前有人喝問:“你就是王士元?”

“什麼人……老夫是…是……不知……找老……夫有什麼事?”

王士元有些慍怒,剛欲轉頭喝罵,卻看到門前竟然是一隊綠營打扮的清兵,領頭的卻是一個頭戴瓜皮帽,身著馬褂的中年漢子,看上去頗有威嚴,頓時驚的連話也說不周全了。

“既然先生是王夫子,那就跟咱們走一趟吧。”

來人正是閩浙總督趙國祚的管家趙福,為了儘快救回趙登龍,趙福是緊趕慢趕,短短兩日,就飛馬來到了餘姚。

雖說江南文風鼎盛,但能讀書識字的百姓也沒有多少,在私塾教書的先生也就那麼一兩百個,而且在縣學教諭處都有備案,要查到王士元並不是什麼難事。

俗話說宰相門前七品官,趙福是總督大人的貼心人,餘姚縣令和學政自然不敢怠慢,在得知趙福的來意後,就放下了手頭政務,專門總督大人處理王士元的事,僅僅半個時辰就查到了總督大人所要找的教書先生,現下正在高風千古坊附近的私塾教書。

“總督大人……找……找學生有何事?學生一向……一向奉公守法,是……大清的順民啊!”

趙福說的雖然輕巧,王士元的內心卻激起了驚濤駭浪。

在餘姚教書三十多年,朱慈煥塵封的往事彷彿過電影般湧上了心頭,當年李自成大順軍自北京敗退後,朱慈煥流落到安徽鳳陽,被一名姓王的前明退休官員收養,遂改名王士元,後來王姓官員因為參加反清鬥爭被殺,朱慈煥便逃到了浙江餘姚,並娶了胡氏為妻,以開設私塾為生,他萬萬沒想到隱姓埋名這麼多年,他的身份居然暴露了。

“沒什麼事,你到了杭州自然知曉,來人啦,請王夫子上車,讓他回家收拾收拾,然後隨咱們啟程去杭州。”

長毛明賊指名道姓要用王士元交換趙登龍,事關自家少主,趙福也不敢過分開罪王士元,所以特意準備了馬車,還允許王士元攜帶家眷和財物。

趙福越是禮遇,王士元就越是害怕,因為他知道當年弘光皇帝和永曆皇帝都是坐著馬車被清軍帶回城的,可弘光皇帝到了京師就被殺了,永曆帝更是被吳三桂用弓弦勒死在五華山,他不知道這一去是否還有活路?

王士元戰戰兢兢,那些認識他的人卻不這樣想,見那些平時凶神惡煞的清兵,將他請上馬車,又聽到是總督府派的人,只以為王夫子這是攀上了高枝,卻又礙於有清兵在場,不敢過去打招呼,只得目送王士元一家子離開餘姚。

可王士元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一去,並沒有進總督衙門,而是直接被帶到了杭州灣,然後登上了前往廣東的海船。

原來在趙福來餘姚尋訪他的時候,趙國祚就和陳德協商好了,由總督府參政左世永帶兩百兵護送王士元全家至高州的神電衛,同時遣心腹至南寧讓馬仲英攜帶趙登龍至神電衛換人。

到神電衛換人的意見,是參政左世永提出的,左世永本是左夢庚的孫子,左元的兒子,左趙兩家同為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