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本公還回的去嗎,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西舍寨巡司設於隆慶年間,前身是南寧下轄的一個巡檢司,內閣首輔高拱有感於朝廷稅收太低,一力主持重開海禁。
南寧這個連線安南的天南重鎮就成了南海貿易的最重要的中轉站之一,因此是越發的繁華,商業的發達帶來的不光是稅收,還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商業犯罪,最嚴重的就是走私。
為了保證商路,西舍寨巡司便應運而生,雖說是個巡司,但因為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卻令它成為了南寧外圍最險要的城寨之一。
馬仲英抵達望仙山後,就飛書巴思克,給他下了嚴令,一旦清軍撤軍,就必須搶佔八尺寨,阻端清軍西撤之路。
巴思克雖然不明白馬仲英為什麼有信心圍殲清軍,但依然忠實地執行了馬仲英的軍令,在清軍撤軍僅僅一個時辰後,就帶著震虜營和滅胡營搶佔了八尺寨這個可以轉向至崑崙關的重要節點,同時向望仙山方向派出了斥候。
八尺寨出現賊寇,再加上天色已晚,在這大敗之際,平度哪裡敢連夜行軍,要是明賊追擊,混亂之中,說不定又要全軍盡潰,萬般無奈之下,平度只能收拾殘兵退進了西舍寨。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南寧賊寇居然會連夜殺出,現在望仙山方向的賊寇也驅趕著降兵趕到了西舍寨巡司外。
“大帥,清狗已經喪膽,我軍則銳氣正盛,末將以為當連夜發動攻勢,有這繳獲的五十門紅夷大炮在,庶可一舉將其全殲。”
見馬仲英趕到,巴思克激動的鬍子都翹了起來,他是真的沒想到這數年來壓著吳周打的大清軍居然看到他的大旗,就發了瘋一般退到了距離八尺寨不遠的西舍寨內,用望風而逃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宜將剩勇追窮寇的道理,打了一輩子仗的巴思克比誰都明白,他更明白的是,只要全殲平度,瓊州軍就可以趁勢攻入梧州,柳州和桂林等地,席捲廣西。
“不急,平度大軍的糧秣全都折在了官道上,就算他軍中帶走糧食,想來也堅持不了多久,咱們沒必要做無謂的犧牲。”
巴思的心思,馬仲英比誰都明白,但是吳周和偽清這些年在廣西反覆爭奪,桂北和桂東實際上已經打殘了,即便是打下來,對瓊州軍的意義也不打,再者瓊州軍兵力不足,根本不足以分兵鎮守各地。
在馬仲英看來與其把有限的兵力浪費在攻城掠地上,還不如把目標放到入粵清軍身上,離開淳化的時候,王復漢就說過,桂粵清軍總數在六萬五千左右,南寧這一仗清軍就損失兩萬人,如此一來,清軍已經失去了兵力上的優勢,若是瓊州軍憑藉水師之利,趁勢殺入廣東的話,說不定還能迫使喇布和蔡毓榮退兵,這樣瓊州軍就會再次贏得一定的緩衝時間,也能夠儘快穩定南寧、欽州和瓊州根據地。
當然馬仲英是將尚之信所部的兩萬多兵算成了自己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尚之信雖然是個反覆小人,但自從他殺了宜昌阿,公然舉旗反清後,事實上他已經和馬仲英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了,起碼平南王殿下還能幫他分擔一部分清軍的壓力。
隨著馬仲英一聲令下,四千多名綠營和滿洲俘虜被如狼似虎的瓊州軍推出了佇列,他們的任務就是在西舍寨唯一的出口處修建防禦工事,從而將清軍殘部死死地困在這牢籠之中。
沒有人敢於反抗,官道之戰徹底打垮了山東鎮和河南鎮綠營的信心,即便是這些俘虜拿到了鐵鍬和鋸子,但是他們依然順從地在瓊州軍的監視下開始發掘壕溝和砍伐木頭。
西舍寨的出口並不大,僅僅只有三里左右,距離寨牆也只有七八里地的樣子,數千人同時動手,防線修建的進度倒也不慢,很快就挖好了一道壕溝的雛形,這會已經有降兵藉著火光,跳進了壕溝開始往溝外運土。
那些在京師養尊處優的八旗子弟也認命地跟在平時他們當成炮灰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