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兵臨安陽,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在清廷積極籌備出兵兩廣錢糧的同時,瓊州出征安南搶掠錢糧的軍馬經過半個多月的海上生存訓練,也完成了出征準備。
此次出兵安南,瓊州軍水師一共出動了一號福船五艘、二號福船十五艘、海滄船二十艘、蒼山船二十艘、平底沙船五十艘,五百料左右運輸船五十艘、連環船、火龍船等小型戰艦各數十艘,這也是瓊州軍目前最強的海上力量。
一號、二號福船自不必說,乃是瓊州軍手中除唯一的一艘蓋倫船以外的最大戰艦,也是馬仲英好不容易從楊延迪手中借來的,當然馬仲英也打定了主意,要是楊延迪不問他要,他就裝著將此事忘了,畢竟憑本事借的船,不拿白不拿。
連環船是一種輕型戰船。長約四丈,兩船相連,出海時一般用繩索固定在大型福船上,船上裝備有火球、神煙、神沙、毒火、火銃等武器後船安槳載乘士兵。戰時順風衝陣,點燃前船火器,後船解脫鐵環返航,用以撞擊焚燬敵船。
料羅灣海戰時,鄭家水師就是以連環船縱火,焚燬了荷蘭人的主力戰艦。
蒼山船也是小型戰船。吃水五尺左右,全船編制三十七人,水手四人,士兵三十三人,編三甲,第一甲佛郎機與鳥槍隊,第二甲使用冷兵器,第三甲火器。船上裝備千斤佛郎機兩門,碗口銃三個,嚕密銃四把,噴筒四十,煙筒六十,火磚三十,火箭一百,藥弩四十,弩箭一百,可謂武裝到牙齒,和連環船一樣,也是近戰的利器。
海滄船其實就是大一號的蒼山船,核載兵員五十五人,裝備四門千斤重佛朗機,其餘武器若干。
火龍船並不是火船,而是以以生牛皮為護,下伏士兵,兩側有飛輪,配備名水手。先偽敗於敵,誘敵登船,開動機關,使敵從上層落入中層刀板釘板中斃命,其實是一種陷阱船,當然因為船小而輕,同樣可以縱火攻敵。
這次瓊州軍水師傾其所有,馬仲英的目的並不僅僅是搶掠安南的錢糧和嫁禍清軍這樣簡單,還有鍛鍊瓊州軍水戰能力的意圖。
當然出征安南一事,光有水師肯定不行,所以馬仲英又在此前被徵調的一千三百餘原清軍瓊州巡防兵的基礎上,抽調了疾火營長槍兵甲隊、火銃兵甲隊和刀盾兵甲隊合計總兵力兩千二百九十二人,水師官兵一千五百人,並令疾火營營副周挺隨董國卿一起出海。
根據陳宗昱提供的情報,此時的安南名義上的國君為黎維祫,此人為安南後阮朝第十九代皇帝,但是其卻被北方權臣鄭柞所控。
南方則為權臣阮福瀕所控,阮福瀕同樣自稱國王,定都南方的順化。
鄭柞是安南北方權臣鄭梉的兒子,永曆七年,其父鄭梉在南方阮主的軍隊大舉北伐之際病逝,鄭柞嗣位。
此時阮軍多次打敗鄭軍,一直將戰線推進到又安一帶。初掌政權的鄭柞率兵防禦,被阮主阮福瀕擊敗。但次年鄭柞便大敗阮軍,阮軍被完全逐回南方。現在鄭柞正積極備戰,隨時準備率軍南下,試圖徹底攻滅南方阮氏政權。
鄭柞挾黎維祫定都安南北方的升龍府,自稱都元帥總過政尚父平安王。除南方阮氏、北方鄭氏這兩個權臣外,安南還有一方力量,即偏安在北邊與中國欽州接壤的高平莫朝。
莫朝是越南第一次南北朝的北方朝代,大明嘉靖六年時,後黎朝權臣莫登庸篡奪帝位建立莫朝,萬曆年間又被鄭氏所復辟的後黎朝推翻。莫朝滅亡後,莫氏勢力並未被完全消滅,莫氏宗室又聚結於北部高平建立統治,託庇於大明保護之下,和明朝關係甚為緊密。
但鄭柞擊敗南方阮福瀕後,高平的莫氏殘餘力量在家主莫敬宇的帶領下向鄭柞稱臣,鄭柞給莫敬宇封官太尉通國公。
安南人也有水師,如今主力就駐紮在安陽水寨,計有大小戰船三百艘,其軍主力戰艦也是仿效大明的福船所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