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1章 勝算幾何,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信陽城頭,高高懸掛著清撫遠平寇大將軍羅託的大旗,城內城外佈滿了清軍的營盤,密密麻麻的軍帳中飄揚著大小不同的旗幟。

自羅託奉命南下後,信陽這座溝通南陽和開封的交通樞紐,就成了清軍集兵的囤兵之所,直到今天依然有源源不斷的軍馬在路上往信陽集結。

這次羅託南下,和他同來的還有兩白旗旗主巴布哈和正紅旗旗主巴爾漢,索額圖調巴布哈和巴爾漢出征也是有目地的,一是此二人在朝堂上總是和他唱反調,二是掘堤之計乃是巴布哈所獻,由巴布哈這個獻計之人出征正合事宜。

“大將軍,山西提督周卜世昨天有書送來,說山西綠營最遲後日就能抵達信陽,俟其兵至,本將肯定是要東奔淮安的,不知大將軍如何應付荊襄明軍?”

河南地處中原,地勢相對比較平緩,巴布哈雖然出自兩白旗,且和索額圖、鄂扎等人不合,但事關大清的江山社稷和他這一脈的榮華富貴,巴布哈不得不對大清的前途苦心籌謀。

“能怎麼辦,還不是依託武勝關、九里關和寧靖關這三關遲滯明軍攻勢,待王佳秀清解決了王輔臣後,再做計較。”

羅託也算清廷中不可多得的悍將之一,但在這種內交外困的節骨眼上,他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利用南陽的有利地形擋住荊襄明軍,至於淮揚方面,也只得炸開淮河了。

“武昌、江寧、廣州、南昌那麼多大城都擋不住明軍,義陽三關能擋住明軍嗎?”

武勝關,位於河南信陽與湖北廣水的交界處,北屏中原,南鎖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是古義陽三關之一,也是大別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重要隘口。

春秋時期稱直轅、澧山,秦統一中國後改為武陽關,南宋時期易名武勝關,與東側九里關和西側平靖關成犄角之勢,統稱為“義陽三關”。

巴布哈也知道明軍手中有一種威力巨大的炸藥,義陽三關雖然險要,但還沒到固若金湯的地步,他並不看好羅託能憑藉武勝關擋住即將來犯的明軍。

羅託長嘆道:“擋不擋得住明軍,也只能等打過才知道,唉!若不是先帝執意親征,國事又何至於此啊!”

顯然羅託自已也沒把握守住義陽三關,但除此以外,他實在不知道拿什麼阻截明軍,畢竟這裡沒有淮河,也沒有可供他炸開堤壩的大河,他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抓緊時間在武勝關構築防線。

正說著,有親兵來報,說是在武勝關佈防的山東提督趙祥星有要事求見,時下正在府外聽令。

聞言,羅託、巴布哈和巴爾漢等人同時變色,只以為明軍已經發起攻勢,急切地說道:“趙祥星怎麼來了?快讓他進來。”

“末將見過大將軍和兩位巴大人!”

第二次南寧之戰,山東提督何傅陣喪於望仙山,康熙遂啟用了兵部侍郎趙祥星,並著他儘快編定山東綠營。

康熙用趙祥星的原因是趙大人於康熙十七年擔任過山東提督,調他至山東,為的就是穩定山東的軍心。

趙祥星也不負眾望,仗著自己在山東的人脈,很快就拉起了一支四萬多人的兵馬,就連所用的武器都是由地方提供,只不過士兵的裝備極差,不光火器缺額很大,騎兵的數量也不多,只有兩千多人。

是以趙祥星至武陽關後,就不斷催促羅託,讓其儘快為山東軍提供武器和馬匹。

羅託也是不厭其煩,自鄱陽湖戰敗後,清軍的火器缺額就相當嚴重,王復漢西征時,又帶走了京師僅存的火炮和火銃,他也不知道從哪裡籌措武器,提供給山東綠營。

不過這一次趙祥星卻不是來討要武器的,起身後,就喜形於色地說道:“……大將軍,大喜啊!末將剛剛收到訊息,揚州、廬州和新野等地的百姓不肯叛清投明,他們襲擊了當地本欲投明的叛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