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7章 誰敢造次,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三德和苗之秀之所以敢在福州和龍巖採用雷霆手段,這也是得益於馬仲英的全力支援,其實在楚軍徹底拿下江南後,馬仲英就一直想把瓊州模式推而廣之,只不過礙於東南光復不久,為了防止內部生變,這才一拖再拖。
如今閩浙計程車紳階層自己撞上門來,露出了這麼大一個破綻,而且這事也告訴了馬仲英,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只要楚軍的長刀足夠鋒利,那些首鼠兩端計程車紳階層就立馬就會屈服,馬仲英自然不會錯過這個在福建和浙江二省推行改革的機會。
在收到苗之秀將龍巖等地計程車紳階層近乎連根拔起的訊息後,馬仲英即以大明監國楚王的名義,加馬三德為太子太保、撫寧侯,苗之秀則調到武昌前線,出任湖廣剿虜副總督,配合順義侯陳布隆攻略襄陽和鄖陽兩府,又令中書省右丞相牛天宿兼任閩浙總督,全權處理閩浙二省土地改革事宜。
用牛天宿署理閩浙二省,馬仲英也是有考量的,其主要原因就是牛天宿有建設瓊州的經驗,再者閩浙土改這麼大的事也需要朝廷大員坐鎮,牛天宿是中書省右丞相,楚王殿下的心腹,出任閩浙總督,最合適不過了。
誠如馬仲英所料,在牛天宿頒佈朝廷即將在福建和浙江推行劃分田畝,清查隱藏黑戶的政令後,閩浙二省計程車紳集體失聲,沒有一個人再敢出言質疑朝廷政令,故爾閩浙二省土地改革事宜推行的極其順利,這也令得金光祖、唐甄和餘思明等楚系大臣百思不得其解,想不明白閩浙計程車紳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
對此,馬仲英給出的解釋是閩浙士紳鬧事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們誤判了形勢,認為新立的大明朝還和崇禎朝一樣,為了清名,不敢對他們下狠手,可當他們發現,崇武朝廷同樣會舉起屠刀時,他們色厲內荏的本性就暴露出來了。
最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清廷入關後,早已經把閩浙二省有血性計程車紳和讀書人全都殺光了,剩下的這些所謂的名士大儒,只不過是畏威而不畏德的軟弱小人而已,除了會誇誇其談外,根本就是一無是處。
如今大明朝廷既沒有剝奪他們的功名,又沒有強搶他們的田地和產業,為了區區佃戶和強佔的那點田產以及商稅,賠上全家老小的性命根本不值得。
這一次的清洗行動,最令馬仲英意外的事,僅僅是漳州和福州以及溫州三府,牛天宿和馬三德就籌集了糧食三十萬石、白銀兩百八十萬兩,鑌鐵、銅錠、布匹、白糖和食鹽等物資更是不可計數。
自古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沒有後勤保障的戰爭即使打贏了,也不過是無根之萍。當年南明永曆朝廷由秦王孫可望主持的西南反攻,最後功虧一簣,主要原因還是糧食補給困難,不能和擁有江南和淮揚富庶之地的清軍久持,即便是晉王李定國打出了兩蹶名王那樣的輝煌勝利,還是功虧一簣。
吳三桂也正是因為貧瘠的雲貴不能支援長期的戰事,最終也被清軍在嶽州將戰爭潛力消耗殆盡。
至於後世滿洲和清粉吹噓的康乾盛世,其實就是明末徐光啟等人從西夷採購回來的番薯、玉米等適應乾旱的農作物在北中國得到了普及而已。
老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他自然不會冒著生命危險去造統治階級的反,至於這個統治者是漢人還是滿洲人,百姓們根本不關心,他們只關心自己和自己家小的肚子,哪怕是吃紅薯充飢能夠生存,他們也會甘之如飴,故爾才有了後世所謂的康乾盛世。
閩浙方面,數百命士紳地主的人頭,令閩浙計程車紳階層清醒地認識到了新立大明朝的威嚴,在能保有自己性命和家產的前提下,閩浙二省計程車紳徹底屈服,異口同聲地表示遵奉朝廷號令,堅決要和那些敢於抗拒朝廷政令的地主士紳劃清界限。
在他們的主動配合下,閩浙二省大量無主的土地和桑田被朝廷重新收回,數十萬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