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93章 天子再叫門,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陽前線

魯陽關!

為了打通糧道,偽清撫遠平寇大將軍羅託不可謂不賣力,自崇武二年七月份抵達魯山後,就對魯山這個卡在信陽和南陽之間的山領發動了猛攻。

清軍都知道糧道關係到大軍的安危,也都鼓起餘勇,卯足了十二分力氣強行攻山,可隨著戰事的全面展開,清軍卻愕然發現,魯山的明軍竟越打越多,而且火力也越來越強,到了十月份後,甚至有攜帶強力炸藥和成建制的火槍兵加入魯山防線,以至於他們絲毫不能越雷池半步。

武勝關有明軍荊襄主力,魯陽關又扼守要衝,這令得河南清軍徹底陷入了進退不得的境地,羅託並不是沒想過走武關經藍田轉入陝西匯合山西綠營,可偏偏屋漏偏逢連夜雨,他還沒來得及制定完善的撤軍方案,武關就有噩號傳來,西線明軍已拿下西安,逆首王輔臣更是奔襲千里,全殲了山西綠營,時下明軍西路軍正兵分兩路,一路走潼關進兵中原,另一路走武關直奔南陽而來。

四面皆敵,走投無路的羅託只得放棄了武勝關,領著殘餘的七八萬清軍退到了南陽府。

敵退我進,中路楚軍在匯合了魯山守軍和增援中原戰場的祖澤清部後,立時全面發動,並於十一月初抵達南陽城下。

面對銜尾追擊的楚軍,羅託不敢接戰,只嚴令加固城防,並強徵青壯入軍,指望著依靠南陽堅固的城牆遲滯明軍的攻勢,為援軍抵達爭取時間。

為了穩定人心,提振士氣,羅託是這樣對部下解釋的,他說,南陽城高池寬,我軍猶有七萬,明軍雖眾,想拿下城池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成功的,如今朝廷已令王佳秀清赴援遼東,遼東明軍幾乎都是蒙古兵和朝鮮兵,戰鬥力極差,王貝勒手下的兵馬卻是百戰強軍,最多一兩個月,定能掃清遼東賊氛,屆時十數萬大清軍就能南下,等到了那個時候,咱們正可給明軍來個中心開花,只要解決中原明軍,大清軍便能反攻荊州,武昌,重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眾將雖有疑惑,但羅託在軍中威望頗高,再加上外面還有王佳秀清的軍馬總督大人聲名在外,號稱大清第一巴圖魯,因此也都強打精神,小心應付。

南陽城高三丈二尺,牆基亦有三丈有餘,城外還有條寬四丈的護城河,再加上清軍盤查甚嚴,是以巴思克也沒有好的破城方案,兼之又收到了了王復漢反正,東路明軍已直驅京師的戰報,他又不想麾下士兵再遭受無辜的傷亡,因此只下令四面圍城,並飛書馬仲英,請求把俘虜的滿洲王公貴族全都押到南陽城下,好勸降城內守軍。

巴思克的方案和馬仲英不謀而合,王復漢和趙國祚也認為此舉甚妙,南陽清軍不是負隅頑抗嗎,你們的皇帝、太皇太后和滿朝文武大臣都成了大明的俘虜了,你們還給誰賣命,你們還賣個嘚啊!思來想去,馬仲英即下令由王復漢這個大清的頭號反骨仔為主帥,領本部兵馬驅趕八旗丁口加入中原戰場。

崇武三年二月十八日,被羅託寄予厚望的大明東王王復漢親自押解著十萬八旗丁口和在紫禁城俘虜的一眾滿洲王公貴族來到了南陽城外,並帶來了馬仲英的口諭,即要求羅託立即投降,否則就用偽帝胤礽和這十餘萬充做攻城的炮灰。

望著城下一隊隊宛如行屍走肉般的八旗丁口,望著被推到陣前的滿洲王公,望著在陣前如同牽狗一樣牽著大清皇帝胤礽的大清忠臣王佳秀清,羅託心頭湧起了無邊的屈辱感。

他沒有想到固若金湯的神京城這麼快就被明軍拿下了,更沒有想到和大明有血海深仇的王佳秀清居然也叛了大清。

困守南陽的一眾滿清將官更是驚的面面相覷,一個個臉色嚇得蒼白,連腿肚子都在打顫,京師都丟了,這仗還有打下去的必要嗎?

見眾將官皆面有懼色,羅託皺著眉頭問道:“你們還記得大金是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