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03章 江陰設祭(下),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華夏迴歸道統興,
千秋不忘祭英靈。
三公抗虜多忠義,
敵寇屠城盡血腥。
誓死不從削髮令,
一心只意掃虜庭。
而今魂去朝先祖,
淚目依稀思英靈。
馬仲英點燃香燭祭品後,隨即轉身,踏前一步,在近萬楚軍將士和五六萬江陰百姓面前,從袍袖中取出早已草擬好的祭文,在江陰忠烈祠前,朗聲念道:“朔夫東虜肆虐,蹂躪聖邦。華夏遍地之禍,神州遭不時之殃。燒殺擄搶,屠城滅族。山河破碎,舉國惶惶。伐窮女真之竹,莫述其孽行深重;拔盡建州之木,怎填我大恨汪洋?”
“於是我江陰百姓,大小黎庶人等,戈揮廣袤,興義師,奮武楊聖威,抗韃虜,鐵血鑄忠魂。八十一日血戰,雄師之功永鐫,孤山列壁;先烈之英長頌,四海引吭、八荒慟哭。
“痛矣哉……心馳血火,寸斷肝腸。鐵骨已化北斗,英魂今歸何方?山風蕭蕭,聞裂肺撕心之慘叫;赤日烈烈,憶燭天噬雪之火光。青泉湧流,濺珠淚滴血;翠柏翹首,盼故人歸鄉。奔晷千秋匆匆,更增千般思緒;雲天萬里渺渺,總溢萬縷衷腸。
“仲英不才,舉義西南,志士丹心,群雄鼎助、同胞梓里,扶老攜幼、共赴國難,今南都光復,江南抵定,韃酋束手。方敢稟諸君而慰忠魄,怎奈雁翅短而天路長。謁先烈之寢園,後生扼腕;仰勇士之遺照,浩氣滿腔。承前開來,築雲蒸霞蔚之邑;驅逐韃虜,斬作亂犯邊之狼。諸位泉下有知,庶幾開顏於天闕;吾儕失志,不懈策馬於北疆!
“今告慰英靈,江南重光,復興之事,明日可期。後輩仲英,繼承遺志,誓誅韃酋,維乞江陰死難之闔城軍民百姓,英靈不遠,護佑於孤,早定神京。”
“嗚呼!”
“亦悲亦涕,敬饌敬觴。伏惟英靈,歆兮尚饗!”
馬仲英祭文念罷,即命提偽清安親王於忠烈祠前。
自馬仲英將嶽樂從湖口帶回南都後,經過這近二十日的將養,嶽樂的氣色也好了許多,起碼能一路步行到忠烈祠前。
見到馬仲英後,嶽樂滿是頹喪的臉上,竟多了幾分血色,他張了張口,似乎想說什麼,但終究該是一句話也沒說,只定定地盯著全身孝服的馬仲英。
“嶽樂,你可知這是哪裡?”
這也是嶽樂被俘後,馬仲英第一次見他,也是站在勝利者的角度見他。
“秦望山?”
嶽樂自顧自地說了三個字,然後依然木然地望著馬仲英,只是眼神裡充滿著不甘、憤恨、無奈和絕望,他自然知道這裡是江陰。
偽清順治十五年,當初的嶽樂也是以勝利這的絕色一路追擊明鄭軍抵達江陰,並駐節秦望山,主持收復因延平王朱成功江南丟失府縣事宜,他沒想到,時過境遷,他居然又一次到了秦望山腳,只不過這一次,他卻成了明軍的階下囚。
馬仲英再問道:“嶽樂爾既然知道這裡是秦望山,可知孤將你解至此地,意欲何為?”
“呵呵,成王敗寇,本王既已戰敗,無非一死而已,馬仲英你何必再問?”
望著山門上高高懸掛的忠烈祠匾文,望著秦望山周圍密密麻麻的圍觀百姓,嶽樂顯然已經猜到馬仲英是想把他充做祭奠江陰百姓的祭品了。
不過嶽樂並不害怕,在太平城他已經死過一次,哪裡還會怕再死上一次,他甚至認為死,對於他來說是一種解脫,因為對他而言,活著反而是屈辱。
“不錯,孤確實是要你死,不過卻不是砍下你的腦袋祭奠江陰死難的十七萬軍民百姓,而是把你生鑄成跪像,跪在江陰忠烈祠前,世世代代受萬民唾棄!”
馬仲英說完後,又突然轉頭喝道:“馬三德,生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