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3章 開城門、迎楚王,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懷思的話戳中了揚州城頭所有士紳的內心,也讓他們不得不收起了投降的心思。

顯然,他們並沒有忘記當日他們是怎麼對待揚州知府崔華的,更沒有忘記曾說過“割辮如割頭“這等誓死效忠滿清的豪言壯語,況且城下的明軍射來的箭書上,又沒有寫明會寬恕他們。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等世受國恩,今賊兵圍城,正是我等報效朝廷的時候,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死當五鼎烹,為國死節,死得其所耳,又有何可懼?”

見眾士紳被自己說動,楊懷思提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其實自決定起事的時候,他已經抱了必死之心。

爹親、孃親,沒有大清的恩情大,爹養、娘養,沒有大清的恩情重,我揚州楊家若沒有大清,又豈有現在這般家業?聖人云:天地君親師,老夫就是死,也要維護禮教綱常,維護聖人大教,維護大清正統。

“……楊老爺說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我揚州紳民自古就有為國死節的傳統,當初我揚州紳民為了維護大明正統,八十萬人同心死節,如今長毛髮匪來犯,我等士紳亦當有殺身成仁的勇氣,為國死節,死得其所也!”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今天我等就要以身殉城,讓長毛髮匪看看我揚州人的骨氣!”

楊懷思的話,令魏桂發和許朝義等人更加汗顏,大家都是儒家子弟,孔聖傳人,這思想覺悟為啥差距這般大呢,國難當頭,我等世受大清恩情計程車人不挺身而出,誰來出?這會也忘了害怕,一個個指著城下的明軍瘋狂叫囂。

士紳們為了自己的家人性命和所謂的公理正義選擇和揚州城共存亡,可城內的普通百姓卻不想為他們陪葬,揚州城內的百姓雖然不是揚州的原居民,也不是四十年前從各地遷來的老一輩人,但他們也曾在家中長輩的口中聽說過揚州城當年的慘狀。

“楊懷思他們不肯剃辮,那是他們都做著滿清的鹽引生意呢,為了他們的利益,他們當然不肯和崔華一起投降大明,這下好了,現在把明軍引過來了,大明兵還下了最後通牒,三柱香時間不開城,那可就要屠城滅族了!”

“就是,他們是他們,咱們是咱們,他們在滿清那邊掙了那麼多銀子,咱們可沒拿過一錢,咱們憑什麼給他陪葬,要我說,還不如開了城門,迎大明兵進城,要不然咱們都得遭殃。”

“大明兵只給了三柱香考慮的時間,再不開城可就來不及,那馬逆……大明楚王殿下在江南可是殺的人頭滾滾,你們不知道,南京城破時,楚王殿下就下旨把南京滿城的八旗子弟全都充做了炮灰,咱們抗拒王師,楚王殿下一旦震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城頭上的揚州士紳信誓旦旦要和揚州共存亡時,城內的百姓也全都鼓譟起來了,當然他們為的並不是民族大義,也不是華夏正統,他們為的只是自己的身家性命。

“開城門,迎楚王,楚王保大家得安康……!”

人群中,也不知是誰突然冒出了這麼一聲,整個揚州城頓時如即將引爆的火藥桶一樣瞬間爆炸,無數的百姓湧上街頭,向揚州的幾處城門湧去,一如當日他們跟隨楊懷思抗拒崔華的剃辮蓄髮令一樣。

“開城門,迎楚王,楚王保大家得安康……!”

“開城門,迎楚王,楚王保大家得安康……!”

儘管馬仲英的赫赫兇名在北中原幾乎能止小兒夜啼,但為了自己和家小的身家性命,揚州百姓卻不得不把大明楚王馬仲英的大旗高高舉過頭頂。

“快攔住他們!攔住他們!”

望著城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之建設世界強國

騎摩托車的路生凹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