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8章 樹倒猢猻散,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皮島明軍的反攻並不侷限於旅順,早在馬仲興抵達雙島之前,隨軍同行的蒙古降將克稜和蘇日納也分別領朝鮮兵攻入了鎮江堡和寬甸兩地。

鎮江和寬甸位於遼寧丹東,地處鴨綠江北岸與朝鮮隔江相望,本是一座邊防城堡,萬曆年間,因倭國入侵事,萬曆帝遂加強了鎮江和等沿鴨綠江一線城堡的防禦,對鎮江城牆進行了加固加高,並將其作為明軍增援朝鮮的前進基地。

皮島淪陷、清軍入關後,清廷的戰略重心隨即從遼東調整到了中原,在遼東只留了一支兩萬餘人的盛京八旗,這點兵馬連駐防遼東的幾個大城都做不到,因此鎮江和寬甸等邊境堡壘幾乎全部荒廢了,克稜和蘇日納幾乎是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鎮江和寬甸等地。

攻取鎮江和寬甸後,克稜遂與蘇日納合兵一處,打著朝鮮王國的大旗,直逼建奴老寨赫圖阿拉門戶牛毛寨,並公然對外宣稱要火焚赫圖阿拉,掘了老奴父親塔世克的墳墓。

旅順和丹東丟陷的戰報傳入沉陽後,整個遼東的清軍將官全都陷入了恐慌當中,誰也沒想到,一向恭順的朝鮮會背反大清,更沒有想到明軍會跨海而來,而且從東南兩面一齊發動了對大清的攻勢。最讓他們感覺害怕的一路就是直取赫圖阿拉的朝鮮兵,因為誰也承擔不了老寨被焚,皇帝祖先陵寢被挖掘的後果。

可此時此刻,清盛京將軍察尼卻分不出一支兵馬增援老寨更無力阻截正在遼南一路追殺旅順敗兵的楚軍,察尼的兵力太單薄了,單薄到他連分兵駐守遼陽、撫順、鐵嶺等遼東重鎮都做不到,只得派人向京師發出急遞,同時向科爾沁蒙古親王班第發出六百里加急,想要清廷或者科爾沁調撥一部分兵馬轉入盛京,好儘快扼制明軍和朝鮮叛軍的攻勢。

最先收到盛京將軍察尼急遞的是科爾沁蒙古親王班第,班第是蒙古親王和塔的長子,偽清康熙十年承襲科爾沁和碩達爾罕親王,論輩分,乃是當今的偽清皇帝胤礽的表叔,又是太皇太后布木步泰的嫡親侄孫,和愛新覺羅家休慼相關,可謂是真正的皇親國戚。

不過班第卻猶豫了,班第猶豫的原因是他的大福晉是故簡親王濟度的第二女和碩端敏長公主,和去年投降大明的喇布是一奶同胞的親兄妹。

雖說喇布降明後,布木步泰第一時間就向她的孃家科爾沁蒙古發來了私信,說喇布有罪,罪在其一人,與他人並無干係,但班第卻依然有些不放心,畢竟大清從開國到現在,還沒發生過愛新覺羅家的男人投降過,而且是愛新覺羅家的嫡系血親,朝廷親藩,他是真怕大清在穩定南方局勢後,給他也來個秋後算賬。

當然,小舅子喇布的事在班第心裡,只是一個表向原因,更深層次的是他對大清失去了信心,他雖然是愛新覺羅的皇親,但同樣也是科爾沁部落的頭人,在這大清軍主力盡喪,康熙身死,大明二十萬大軍對中原展開反攻的局面下,班第既不敢保證大清能擋住明軍,又怕明軍北伐成功後,會對曾隨大清一起攻入中原的科爾沁展開報復。

“王爺,您別忘了,如今大明的掌權者可是楚王馬仲英,他老爹馬寶當年也曾造過大明的反,用大明旗號,不過是扯著虎皮裝大旗而已,奴才可不認為馬仲英會把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拱手送人。”

自建州崛起後,科爾沁蒙古和建州女真就達成了同盟,經過幾代人的通婚,雙方的關係可謂是水乳交融,休慼與共,太皇太后布木步泰就出自科爾沁,偽帝順治和康熙的皇后同樣出自科爾沁,但在關係到自己部族生死存亡之時,科爾沁蒙古郡王烏克木還是選擇了儲存自己的部族。

烏克木的意思代表了大多數科爾沁蒙古人的意思,也和班第的想法不謀而合。

倘若是大清一直這麼強大,一直能打的話,科爾沁人說什麼也不敢觸怒大清,可如今大清在面對正面戰場明軍時,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