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53章 坑道作業,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雖然不怕城內清軍有膽子出城夜襲,馬仲英還是帶人巡視了正在修建的大營,並讓那些輔兵在大營外挖掘了壕溝,又讓營直屬的兩百火銃兵充當崗哨,巴思克甚至拿出了以前周軍的操典,告訴那些輔兵如何應對夜襲。
預想中的襲營並沒有發生,當夜,清軍並沒有偷襲,張伯琮根本不敢把僅有的兩百綠營兵,投入到有可能會失敗的夜襲中,他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憑藉瀘西城牆,擋住這夥明軍的攻勢。
明軍兵臨城下的時候他已經默默估算過,這夥明軍最多五千人左右,出城野戰雖然打不過,但守住縣城,張伯琮和遊大海都認為沒有任何問題。
自從收到明軍過境的訊息,張伯琮就將廣西府下屬各縣的巡防營全部調進了城,又徵發了近兩千青壯協守,城內的富紳也捐納了兩萬兩白銀,還有五千石糧食,而且還準備了大量的石灰,猛火油、以及滾木擂石和金汁。
有人、有錢、有糧食,有守城器械,這城怎麼可能守不住?
次日卯時,明軍大營便響起急促的鼓炮聲,兩個步隊的長槍兵和一個步隊的刀盾兵以及營直屬步隊的火銃手和炮手全體出動,在瀘西城下襬開了陣勢。
斥候隊也適時地飛騎至瀘西城下,射出了勸降的箭書,可是瀘西城給出的回應是無數的箭矢。
守城清軍拒絕投降本在馬仲英意料之中,並不奇怪,明朝的棺材板都快爛透了,張伯琮除非腦子壞了,才會選擇降明。
在清軍拒絕投降後,馬仲英並沒有下令立即攻城,他可不想把這點家底全都耗費在清軍堅固的城牆上,而是吩咐輔兵隊隊正鐵戰分出一半的人手,打造盾車、衝車以及井闌和雲梯等攻城器械。
盾車,說白了就是盾牌車,由士兵推著走,車前部的盾為厚木板製成,在上面加上鐵皮,又加上牛皮,以抵擋對方的火器和箭矢。
衝車也叫對樓,製作起來也很簡單,其實就是把削尖的大木固定到推車上,用來攻擊敵軍城門的一種武器。
井闌其實就是移動箭樓,是一種可攻擊城牆的攻城器械,一般搭至三層半高,底下安上滑輪,可居高臨下移動掃射。
雲梯就就不用說了,普通一點的就是長梯,做工精良的則是裝有梯子的推車,在梯子頂端裝有兩根鐵鉤,是用來搭掛城牆用的。
看到城下明軍還在準備攻城器械,張伯琮和遊大海等清廷官員就更加放心了,畢竟打造攻城器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照這個樣子看的話,到今天天黑之前,明軍都不一定能攻城。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明軍後營內,齊大柱和鐵戰二人正藉著清軍被城外明軍的行動吸引住的機會,正在緊急挖掘地道。
在地底下挖一條長達三四里長的地道,且要保證地道在挖掘過程中不能被城上的清軍發現,這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不過這個工程,明顯難不到馬仲英從定邊帶過來的礦工,對於這些礦工來說,在地下作業甚至比在平地上和敵軍交戰要容易的多。
為了不被守城清軍發現,齊大柱是直接在後營空置的軍帳中開始挖掘的,這樣的做法,就是為了避免被清軍發現。
藉著打造攻城器械的名義,一根根用於支撐地道的木頭也被拖進了軍帳。
瀘西城距南盤江支流赤甸河不遠,城池周左都是山地,所以地下積水甚多,這讓挖掘工作無形中增加了不少困難,經過半個時辰的挖掘後,鐵毅他們才成功挖掘了一條深八尺,寬六尺,長約八丈地道。
只不過地道內卻淤積了約尺許高的地下水,地下水顯然是不可能排幹,這讓挖掘地道的輔兵不得不涉水作業,但好處就是,土質因為潮溼的原因,挖掘起來卻是比較輕鬆,據齊大柱估計,到明日天明之前,這條地道差不多就能挖掘到瀘西城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