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萬死孤城未肯降(三),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永州總兵李芝蘭、沅州總兵崔世祿,鄖陽總兵穆生輝、襄陽總兵於大海等人也是怒不可遏,這夥明軍簡直太不知死活了,居然這麼侮辱大清皇帝,難不成你們真不知道死字怎麼寫嗎?
可又一想,卻又覺得不對,明清份屬敵國,早就不死不休了,明人罵大清皇帝不如狗,這貌似也很正常。
暫署廣西右江鎮副將的滇南參將王復漢也在罵娘,他到不是惱火馬仲英辱罵大清皇帝,而是惱火馬仲英連他一起罵進去了,大清皇帝不如狗,那本副將豈不是連不如狗都不如。
“王賊……馬逆……傳本督將令立即攻城,破南寧,不封刀。”
雲南提督桑格這會幾乎要發瘋了,這夥明賊自姚安開始,就一直戲弄他,現在好了,居然連自己的主子都敢罵了。
有道是主辱奴羞,桑格此時已經徹底陷入瘋狂之中,紅著眼睛下達了進攻的軍令。
“主子,不可啊……朝廷委主子為滇省提督,就是要主子替聖上平勘定亂的,我軍無有重炮,貿然攻城,一旦戰敗,豈不墮了我軍銳氣,前者廣東金督傳信,說大軍已經過了永淳,距離南寧不過只有一步之遙,還請主子怒氣稍歇,待重炮運抵城下,再行攻城。”
錢貴還有幾分理智,他雖然不知兵,但跟著桑格這麼多年,耳渲目染之下,對軍務還是有那麼一點了解的,南寧城頭大小火炮有差不多四百門,雖然大多數都是虎蹲炮和抬槍,但從千里鏡中可以看到六百斤以上的火炮差不多有百門,現在攻城,顯然是不智之舉。
“桑督,所謂將不因怒興兵,宣化三面環水,止北門可以部署大軍,末將看城上守備甚嚴,且我軍遠來疲敝,賊寇如此作態,末將以為正是為了激怒我軍,還請桑督熟思之。”
永州總兵李芝蘭乃是遼東鐵嶺人,原本是偽清順治朝內大臣剛林的家奴,清軍入關後,李芝蘭被任命為密雲知縣。
吳三桂反覆後,八旗軍屢戰屢敗,損失慘重,又逢察哈爾王在蒙古起兵,滿清朝廷在無兵可用的情況下,只得令各家家奴出征,李芝蘭在平定蒙古之戰中,表現的尤為突出,遂轉文從武,改遷湖廣永州鎮總兵,從蔡毓榮徵吳周。
“李總鎮此言差矣,所謂主辱臣憂,今賊寇如此侮辱我大清皇帝陛下,若不進兵,豈不令城內明賊恥笑,本鎮不才,願督軍攻城,不破南寧,誓不退兵。”
鄖陽總兵穆生輝卻是對桑格進兵的軍令頗為贊同,他是正兒八經的滿洲鑲紅旗人,原鑲紅旗固山額真特祖的第七子,作為愛新覺羅家世代的奴才,穆生輝眼睛裡可容不得半點沙子,這刻他只想著將這夥敢侮辱大清皇帝的明賊誅盡殺絕。
“也罷……廣東軍這兩日就能抵達,那就由穆總兵領本部兵為先鋒,探探明賊虛實。”
蔡毓榮略一猶豫,還是同意了穆生輝進兵的請求,雖然蔡毓榮知道錢貴和李芝蘭說的有理,但他卻不得不攻。
因為現在可是有兩萬多雙眼睛看到城上那血淋淋的旗幡,他蔡總督若是頓兵不前,這要是被有心人得知,說不得就會在朝廷上參他一本,至於攻城可能帶來的損失,蔡總督並不在意,打仗嗎!哪有不死人的,只要能剿除明賊,便是死千人、萬人,蔡總督的眼皮子都不會眨一下。
在一陣急促的鼓炮聲中,代表鄖陽鎮總兵的綠旗開始前移,穆生輝選擇的攻城方向赫然就是北門。
號炮聲中,約三千多綠營士兵向南寧城衝來,衝在最前面的綠營兵將都是身披雙甲,手持刀盾,那些有職司的將官身上還套了鐵甲。
清軍人群中除了幾百名扛著雲梯的綠營兵外,還有幾百人推著盾車,另外盾車後還有數個方陣,方陣內佈滿箭手和銃手,一個個箭搭弦,銃上膛,端的殺氣騰騰。
在綠營兵的後方,有一百多鑲紅旗八旗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