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萬死孤城未肯降(六),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謂救人就是救已,追上桑格後,王參將就是猛地一跪,表示南寧雖然三面環水,但王賊和馬逆卻狡詐多變,為防賊寇襲擾,或者在破城之時走了逆首,他王參將願帶本部軍馬至其它城門佈防,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王參將這個請求,是存了兩個心思,一是為了防止楚雄綠營成為攻城的炮灰,二是想要抽空給城中的馬仲英傳信,因為若是蔡毓榮詭計得逞的話,一旦城破,王參將的身家性命恐怕就保不住了。
“嗯,王將軍所言不差,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只是王將軍手中只有一千八百兵,只怕難以封鎖其餘三門,這樣,東南兩處城門便由你駐守,西門那邊,本將著彭春領兩個牛錄的漢軍旗,如此可保無虞也。”
參將大人的勇於任事,這讓雲南提督桑格對他又高看了幾分,想了想又說道:“王將軍至東門和南門紮營後,務必多樹旌旗,廣建營壘,製造聲勢,萬不可讓明賊看出咱們的虛實。”
“嗻……提督大人果然是字字珠璣,末將聽了提督大人的教誨當真是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怪不得前年大人破湖廣,當今聖上親題御製詩,末將定以大人為楷模,保我大清萬萬年。”
王復漢阿諛如潮,他還存了一點念想,就是死死地抱住桑格的粗腿,好把自個兒這個右江鎮副將給轉正了。
“唉,我大清將佐,如果都如王將軍,又何愁不能平賊滅寇,如此東門和南門的防務就交給王將軍了,若能盡剿明賊!本將必保你為廣西右江鎮副將,你這就去南寧東門和南門佈防吧!”
桑格老懷大慰,前年長沙大捷後,皇帝曾親自手書“百戰威名早已揚”這是他平生最得意之事,現在王復漢舊事重提,喜的鬍子都翹了起來。
“嗻……末將。”
王復漢話還沒說完,桑格卻嗔怒道:“以後見了本督就不要稱末將了,待剿除賊寇後,本督回返京師,便呈奏聖上,讓你到本督府中做個包衣,從此你便是我喜塔那氏的奴才了。”
“奴才多謝提督大人抬舉,從此必定唯提督大人馬首是瞻,雖肝腦塗地,不能報提督大人萬一。”
王復漢又驚又喜,他沒想到眼前的這個提督大人居然會賞下如此恩典,收自己當家奴,這對於漢人來說可是莫大的榮耀,只要這事成了,以後他便是滿洲人的奴才了。
要知道,雲貴總督趙良棟和湖廣總督蔡毓榮到現在還沒資格當滿洲人的奴才,這他孃的老子豈不是一步登天。
蔡毓榮對桑格分兵駐守南寧各門的要求無有不從,本來這大營建成後,他就要分兵駐守,現在雲南清軍主動要求至各門駐防,倒省下了他一番工夫。
至於僅僅分出兩千餘軍馬至南寧各門,蔡總督並不認為有什麼不妥,原因就是,南寧三面環水,即便是明賊想出城偷襲,也不可能調動大軍,各門守軍只要頂住明賊第一輪攻擊,青秀山大營很快就能分出兵馬救援。
王參將對南寧東門各南門的佈防很是上心,建造大營時,不光沿城池挖掘了三道壕溝,而且還在壕溝前佈置了大量的鐵蒺藜,甚至還穿了幾道鐵絲,上面綁著銅鈴,若是人想偷襲,只要碰到鐵絲,銅鈴就會示警。
這樣的佈置,不光雲南提督大人看了滿意,就是湖廣總督蔡毓榮也誇讚王參將小心謹慎,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勇於任事的王參將當夜就親自射書城上,不過書上就寥寥十幾個字“廣東軍攜帶大量紅夷大炮。”王參將認為狡詐如馬仲英,定然能猜到這箭書的含義。
駐守南門的廖進忠收到箭書後就是驚疑不定,他實在想不通城下的清軍為什麼會傳書示警,不過疑惑歸疑惑,廖進忠還是拿著箭書緊急趕往東門,向馬仲英稟報這個可能會改變戰局的情報。
“你們怎麼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