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81章 士為知己者死拼伃滵,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沙洲又名世業洲,乃是長江上的一座灘塗,隸屬鎮江府,特因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長江兩岸的漁民大多都在這裡歇腳,如今明清雙方正隔江對峙,原先住在這片灘塗的漁民早就跑的精光,只剩下數十座蘆葦棚子分佈在洲內。
時值隆冬,江南的氣溫是越發的寒冷,相比於北方的乾冷,這種溼冷更讓人受不了,尤其是在這天剛放亮的時候,冷的越發厲害,哪怕是裹了厚厚的棉衣,青沙洲臨北的一處蘆葦灘前,幾個讀書人還是忍不住直打寒顫。
“……吳兄,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從此地往北還有三里水路就是江都,這一去,也不知何時才能相見,愚弟實在不知吳兄為何執意北上?”
“是呀,吳兄,當年因為科場舞弊桉,滿洲朝廷將你發配到寧古塔那苦寒之地二十餘年,這樣的朝廷有什麼好留戀的,如今大明崇武皇帝登基,楚王秉政,大有席捲江南之勢,依我看,即便是北面能擋住明軍攻勢,也會是一個南北朝的局面,在江南不好麼?”
為首的書生登上蘆葦灘前的一艘烏篷船後,江灘上其餘的幾個士子紛紛開口挽留,他們實在是想不通被清廷流放了二十幾年的吳兆騫為什麼依舊想著為清廷效命,害得他們在這荒灘上挨冷受凍。
“道不同不相為謀,當年流放愚弟的是順治先皇,而赦免我回返中原的是當今康熙皇帝,況且明中堂對我有知遇之恩,我自然要誓死以報,此去江北,吳某無論如何也要把明相的冤屈向聖上稟明,諸位莫要勸了。”
船上計程車子正是姑蘇舉人吳兆騫,楚軍襲取副建,明珠被囚車押解進城後,心繫大清朝廷安危的他當天就離開了福州,想著把福建的訊息送到浙江。
可他萬萬沒想到,閩浙總督趙國祚竟然會起兵叛亂,再加上大嵐山義軍四處攻城略地,他不得不在溫州羈留了一個多月,等浙江戰事安定,才輾轉來到江南的。
作為明珠的門生,吳兆騫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清君側的檄文是明珠草擬的,因為他在溫州時,根本沒聽說過明珠返回浙江的訊息。
可他沒有想到的是,江南這邊也亂了套,大明兵幾乎是以摧枯拉朽之勢拿下了金陵,而且還重新擁立了皇帝,和大清形成了隔江而治的局面。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士為知己者死,吳兆騫在明珠府上雖然是個門客,但明珠對他卻格外看中,府上的大小事務都是交給他處理的,納蘭性德和他也是相交莫逆,為了保住恩主的家小,吳兆騫不知託了多少關係,才找到了錢孺怡的門上,想著這個老朋友能送自己過江。
錢孺怡本不想多事,可前年清欠事,他還欠了吳兆騫人情,又想著將來萬一明軍戰敗,大清軍再殺過來,說不定還要吳兆騫相助,索性就責成還沒入朝為官的王可夫送人過江。
王可夫和吳兆騫也是世交,他的想法和錢孺怡一樣,再說吳兆騫又沒有官身,而且是自個兒划船渡江,故爾才將事情答應下來。
聽到吳兆騫說道不同,不相為謀,王可夫嘴角不由地抽了抽,說什麼話呢,老夫好心好意地把給你尋了一艘船,還冒著呼呼的北風把你送到青沙洲,你就是這樣嘲諷老夫的,不過他臉上卻依然保持著笑容,拱了拱手道:“那老夫就恕不遠送了,吳兄一路走好!”
另一個士子田雯卻是氣的老臉通紅,只是朝船頭拱了拱手,表示就此別過,卻是一句話也沒說,因為田雯本是丹陽縣丞,楚軍攻破南都後,他是第一個舉起反正的,現在吳兆騫說道不同,不相為謀,這可不就是在打他的臉嗎?
“好……那吳某這就去了。”
天眼看就要大亮了,儘管清沙洲距離明軍水師駐地燕子磯有二十七八里水路,為防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