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9章 右翼、突破,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楚軍右翼遭到清軍騎兵和甘肅綠營勐攻的同時,秦懷忠所屬的第三旅也形成了對當面清軍的突破。
作為楚軍最早整編的旅級作戰單位之一,第三旅不光編制達到了七千五百人的規模,所裝備的器械也是楚軍中頂尖的存在。
全旅共裝備中型火繩槍一千二百支、重火繩四百二十支,中小型火炮一百門,臼炮十門、虎蹲炮兩百門,其餘長槍兵步隊和刀盾兵步隊也全部裝備製造局新制的胸甲和紙甲,而且全旅下轄的長槍兵,除新補充入軍的兩個步隊外,已經全部改為白桿兵軍陣,戰鬥力不容小覷。
唐太宗李世民曾有言,唐軍之所以能每戰必勝,無他,唯甲堅兵利耳,這句話放在如今的楚軍第三旅身上是再恰當不過,在面對當面清軍擺出的防禦陣型時,第三旅武器方面的優勢盡顯無疑。
儘管奉命阻截楚軍左翼的林日勝勉力支撐,但右翼的清軍仍然在第三旅的攻擊下節節敗退,若不是他侄兒林興珠動用了嫡系的一千藤牌兵,說不定右翼清軍已然崩潰。
林日勝是福建永春蓬壺人,清軍南下後,林日勝舉兵抗清,並接受延平王朱成功指揮,先後攻取永春、德化、尤溪、大田等地,永曆十五年,朱成功南都戰敗,永曆帝南狩緬甸,對時局徹底失望的林日勝最終降清,和他一同歸降的還有他侄子林興珠,部將鄭世雄和鄭世英。
投降清廷後,調任湖廣,初從吳三桂反清,後又見清軍勢大,遂在帽頂寨重新降清,積功升銅仁總兵。
林興珠擅使藤牌片刀,因此在軍中訓練了五百餘藤牌手,這藤牌手所使用的藤牌也是特製,乃是用雙層藤牌,中間夾上一層棉被,主要是勇於防備敵軍火器,不過這藤牌兵卻不是林興珠家學,而是從鄭軍中偷師而得。
這一次會戰長毛賊寇,大清的安親王和成親王親自督戰,林氏叔侄也是憋了一口氣,想著要在兩個王爺面前露露臉,他們知道只要得到兩個王爺的看中,飛黃騰達的機會就不遠了,如何能得到嶽樂和羅可鐸的看中,那唯有擋住當面的長毛賊寇,因此在面對楚軍強大火力的時候,林興珠就不惜血本地把他苦心訓練的藤牌兵推上了戰場。
“是這兩個狗賊,當年若不是他們舉軍投降,衡陽東面防線又怎麼會被韃子突破,傳令下去,把炮隊推上來,本將到要看看他們的藤牌能不能擋住炮彈,炮響三輪,就讓長槍兵直接衝陣。”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當看到擋在前面的是藤牌兵後,秦懷忠和廖進忠就猜到了對面的清軍主將是林氏叔侄了,作為吳周的舊將,他二人自然是對這兩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深惡痛絕,故爾當即下達了全軍總攻的軍令。
接到命令六個火銃兵步隊立時順著長槍兵和刀盾兵的間隙向後方退去,後陣的三個步隊炮手則一個個賣力的推炮上前。
火銃兵停止攻擊後,正遭受銃子摧殘的清軍頓覺壓力一鬆,隨後發出勐烈歡呼,只以為是已方的藤牌手限制了對面賊寇的火力,令賊寇銃手不得不退了回去。
“全軍戒備,準備肉搏!”
士兵們因為楚軍銃手的退後發出劫後餘生的歡呼,林興珠卻不敢有絲毫大意,說實話,他也沒想到長毛賊寇的步軍火力竟然會如此勐烈,僅僅十餘輪射擊,就令他的部下損失了七八百人,就連最精銳的藤牌手也傷亡了近百人。
望著前方全身籠罩在黑色盔甲內的楚軍人海,林興珠不禁緊了緊握刀的右手,他不知道由降兵組成的右翼軍能不能擋住賊寇的攻勢。
可出乎所有清軍意料的是,賊寇並沒有全線壓上,而是在前陣的長槍兵的間隙推出了近三百門大小火炮。
“快壓上去!快壓上去,不能讓他們開炮……!”
林日勝慌了,他沒想到正在和清軍炮戰的長毛賊寇還能分出這麼多火炮到他的右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