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4監國稱制(下),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封賞之後,長沙郡王馬寶、興朗郡王朱進瑜、大都督府大都督馬仲英即率眾臣朝見監國殿下。
故大學士郭之奇之子、吏部尚書郭泰捷代表天下臣工向永王朱慈炤進獻監國大寶,並宣讀監國即位詔書。
在監國接過大寶後,郭泰捷便踏前一步,展開手中詔書,朗聲念道:“曏者蒙元亂我中華,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奮漢家餘烈,驅蒙元於漠北,重鑄乾坤;成祖文皇帝五伐大漠,七下西洋,南北諸藩,土夷賓服。及至後世之君,無不文治武功,撫政安民,歷三百年矣!不意一朝有變,胡騎飛渡,先有皇考死國之痛,後有安宗北狩之難;永曆天子御極以來,聖德彰明、推誠懋勤,海內歸心、忠臣孝子,莫不群起響應,有兩蹶逆王之功,光復八省之盛景。然內有孫、馬諸奸包藏禍心,外有韃虜、漢奸相欺,遂有貴州之敗,滇京之失,至今二十年矣!”
“天幸明祚不絕,人心不死,先有延平王建藩海外,保我大明故土,後有楚國公奮長戈於域內,舉旗以來,連創大捷,恢復兩廣數府之地,今海內無主,政令不達,長此以往,孤深恐將士離心,眾臣離德也,孤性涼薄,本不堪天下社稷之重,然延平王、長沙郡王、楚國公多番請旨,群臣洶洶,孤又恐國無主上,天下人心不定,遂從諸臣所請,勉為監國,謹於永曆三十六年五月五日,朝見軍民於廣州,以獎率三軍,興師北伐祭拜孝陵,還於舊都,去中原之羶腥,救天下蒼生於水火。諭下,今布遐邇,鹹使聞之!”
待永王監國詔誦讀結束,觀禮的軍民百姓紛紛跪倒於地,山呼萬歲,永王欲辭,卻又怎能阻止這數萬百姓,只得抬手示意眾軍民百姓起身。
監國和皇帝有什麼不同,普通百姓是有些懵懂,但是廣州到底是天南精華之地,讀書人相對來說還是有不少的,見左右百姓發問,有士子就喜氣洋洋地解釋道:“監國就是替天子處置政務的,我等亦想不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華夏衣冠重立,當真是死也值了。”
那百姓揶揄道:“這監國殿下豈不是比天子還大?那豈不就是皇帝老子。”隨後就歡呼起來:“大明重建了,大明重建了,咱們大明有了新皇帝了,老子們再也不要拖著這豬尾巴給韃子當牛做馬了。”
百姓們歡呼雀躍,永王亦是欣喜,又喚馬仲英上前,著其取錢賞賜觀禮之百姓軍民。
馬仲英無奈,只得令張德才再去取錢,這次取的錢,正是瓊州製造局新制的崇武通寶,雖然和清廷發行的銅幣略有不同,好在成色較之清廷錢幣要好的多,因此也不虞百姓們不認可,況且如今大明既然重立,那大明統治區域內,肯定要用新制的錢幣取代舊幣了。
為慶賀監國正位之禮,馬仲英出手很是爽快,當場便替監國對社稷臺下百姓承諾,凡瓊州軍控制的區域,每人賞一百個大錢,同時向監國請旨北伐,以宣耀大明王師之威。
朱慈炤深以為然,遂發下口諭,著馬仲英於五月十五,領廣州之兵北上,並著金光祖、牛天宿等人準備出征事宜。
永王在廣州監國稱制,這令廣州軍民百姓無不振奮鼓舞,因為從今天起,廣州城就成了監國殿下行在,有那些書生的解讀,百姓們直接便將監國殿下當成了皇帝,在他們看來他們以後就是天子腳下的臣民了,至於這監國殿下能在廣州呆多久就不是他們考慮的了。
百姓們因為有賞錢拿是雀躍無比,但那些讀書人的卻看著社稷壇上,站在監國身側的馬仲英,陷入了沉思,監國殿下乃是瓊州軍的大帥馬仲英所立,這馬大帥以一已之力,恢復兩廣數府之地,如今擁兵近十萬,時下已經授封為大都督府大都督,楚國公,要知道這大都督府大都督早在洪武十三年就被明太祖撤銷了,為什麼撤銷,其實就是這大都督府權利太大,皇帝放心不下。
現在馬仲英已經貴為大都督府大都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