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6章 遇敵,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太的話成了壓垮銅山清軍心理防線的最後一根稻草,因為他帶來的訊息令他們絕望,施琅部全軍覆沒,那整個福建沿海便全部在鄭軍水師的攻擊範圍,東山島孤懸海外,若是沒有大陸支援,根本不可能擋住海賊的攻勢。
現在海賊又以屠城相逼,若是再打下去,那城內的家小哪裡還有活路?
為了身家性命,為了城內家小的安危,清銅山參將周球和水師遊擊周洋不得不開啟了城門,迎接楚軍登陸。
當看到隨軍的楚軍登岸後,周球和周洋更是慶幸不已,因為他們竟發現海賊的陸師居然都是穿著棉甲的蒙古兵,雖然不知道這麼多蒙古大爺是怎麼投降海賊的,但蒙古大爺都投降了,咱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投降。
為了表示對延平王的忠心,在楊延迪踏進銅山城的那刻,周球便主動拿出了銅山藩庫的清單黃冊。
根據黃冊記錄,銅山城內有糧食十三萬石、藥子八萬斤,銀十六萬兩,其餘火銃,軍械無算。
“留三成的物資供咱們水師支用,其餘全部轉運廣州,供大帥北伐之用。”
銅山既下,楊延迪索性也不再裝了,大手一揮,當場就下令左右將銅山的物資全部轉運廣州。
“轉運廣州?你們是?”
周球懵了,周洋和王太也傻眼了,廣州現在楚軍手裡,他們是知道的,楚軍有水師,他們也是知道的,可他們沒想到這次來犯的居然會是廣州的長毛賊寇。
“我們是楚軍,兩位周將軍不必驚訝,我家大都督已經提兵北上三楚,你們能夠棄暗投明,本帥定當具折稟奏,為汝等請功,想來大都督定有封賞。”
見周氏兄弟發現了端倪,楊延迪索性也不裝了,其實按楚軍水師得運載能力,一次並不能運輸這麼多物資,好在迫降了銅山守軍,繳獲了一百餘艘海船,那樣將斬獲轉運廣州還是能做到的。
“末將等多謝楊帥,還望楊帥在大都督面前美言幾句。”
投都投了,周氏兄弟還有王太自知事情無法改變,只得再次拜倒於地,表起了忠心。
楊延迪說的不錯,楚軍主力此時確實抵達了肇慶門戶三水,但出乎馬仲英預料的是,駐守三水的清軍居然又不戰而走,在楚軍哨騎抵達三水城下時,就灰熘熘地往肇慶方向退去。
“大都督,末將親眼所見,潰逃的韃子打的正是偽清成親王羅可鐸的王旗,三水城內的百姓也都能證實,此前羅可鐸確實就在三水城中,只是末將想不通他們為什麼會放棄三水防線撤退。”
三水城外,楚軍斥候營營官張紹遷一臉狐疑地將剛剛偵查到的情報向馬仲英娓娓道來。
“羅可鐸乃是當年攻打永曆朝廷的主帥之一,素有勇略,曾和晉王屢次大戰,互有勝負,三水城防嚴整,西江又有十餘座木城,羅可鐸一箭不發,連火炮,糧秣都沒來的及轉運,就選擇撤軍,這委實有些不妥,大帥咱們不可不防啊!”
簡單檢視了清軍三水的佈防情況後,第一旅旅帥李興當即就向馬仲英表示他的疑惑。
“羅可鐸,本帥也知道,此人素來銳意進取,今我軍甫至,他便退走肇慶,顯然是在誘敵,但三水至肇慶一帶皆是坦途,清軍並無可設伏的地點,難道嶽樂想和咱們決戰?在廣州吃了這麼一場大敗,嶽樂還敢出城嗎?”
馬仲英也看出了不妥,不過他用兵水平並不算高,這一路能從雲南殺入兩廣,並連續攻取桂南和廣州,完全是依靠對歷史的熟知,現在清軍退兵,反而令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講真,最近一直用換源app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huanyuanapp 安卓蘋果均可。】
“大帥,末將以為嶽樂恐怕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想讓咱們以為他們是怕了我軍,利用羅可鐸把咱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