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7章 鄭軍歸順,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議,再議能擋住水師比咱們多了數倍的楚軍嗎?三國時期劉琮向曹操納降時,也是以看顧祖先為名請命留在荊州,可曹操同意了嗎?”
鄭克塽雖然才十二歲,但卻不是一無所知的幼童,身為延平王朱成功的子孫,他自然知道一旦投降楚軍,他的性命和權位便不會再由他掌控。
可是放眼望去,大殿內一眾將官,除了黃良驥以外幾乎所有人都贊同歸順朝廷的提議,這令他心神恍忽,也對把自己扶上延平王寶座的馮錫範充滿了怨念,這出的是什麼餿主意,還看守祖先陵寢?真投降了,鬼才知道馬仲英會不會給本藩一杯鴆酒,又或者是三尺白綾?
“藩主,您可別忘了,您是國姓爺的子孫,況且您也是楚國公的舅哥,有這兩層關係在,楚國公斷不會傷害您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末將以為藩主當趁楚國公沒有被激怒前,早定大計,若是首鼠兩端的話,引得楚國公不滿,那就不值當了。”
左軍都督林亮此刻已經拿定了主意,他奉鄭氏為主的目的是為了抗清,是為了恢復漢人江山,而不是當鄭家的家臣,現在楚軍恢復了三楚,恢復了南都,他自然是要去抗清前線,去和禍害了無數漢人的韃子戰鬥,至於這天下到底是姓朱還是姓馬,林亮並不在乎。
黃良驥依舊固執己見,堅決認為不能降,為了堅定鄭克塽守住東番的信心,他甚至將當年鄭芝龍投清之後,國姓爺篳路藍縷開創金廈抗清基地的事說事,當年明鄭軍面臨的局面比現在還要窘迫,但還是拿下了金馬澎湖和東番之地,和清廷對峙了二十年,如今水師雖然折損大半,但東番水域複雜,楚軍想要上岸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明鄭軍則可趁此機會進取呂宋,保住鄭家基業。
鄭克塽心存猶疑,林亮和黃良驥爭持不下,馮錫範又拿不出妥善的解決方案,其餘各將或明或暗都表示願意歸順由馬仲英主導的大明朝廷。
劉國軒終於坐不住了,作為明鄭軍方中最有威望的人物,他自然知道鄭軍軍心到底渙散到什麼地步了,他更知道憑明鄭軍目前的戰船數量也不可能打敗據守呂宋的佛朗機人,因此現在奉監國聖旨,接受楚軍改編,是鄭軍唯一的出路,他道:“藩主本是大明的臣子,奉詔回京乃是人臣之道,倘若為了一已之私,不尊奉監國旨意,豈不汙了國姓兩代人的名聲?”
有劉國軒點頭,在場的董騰和蔡添等人均是精神一振,林亮和何佑等將左也是舉手支援,一眾武將幾乎都同意歸順朝廷,馮錫範無法應對,鄭克塽也不敢多言,畢竟這年頭誰有兵誰就有話語權,劉國軒和林亮等人掌握了東番大部分的兵馬,他贊成奉監國殿下詔書,接受楚軍改編,哪怕是鄭克塽這個藩主都無力抵擋。
劉國軒算盤打的很精,他之所以同意歸順朝廷,是因為他不是弒殺鄭克臧的元兇首惡,即便馬仲英問罪,也不會問到他身上,至於和施琅勾連之事,他剛才已經想清楚了,完全可以用這不過是和清軍虛與委蛇的拖辭推脫過去。
說投降就投降,為了能在馬仲英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在散帳之後,劉國軒就令心腹何佑和堅持歸順朝廷的中軍都督林亮調兵控制了承天府的城防,並令董騰調兵控制了城內的鄭氏親族和馮錫範,甚至連鄭經所建的東寧王宮也沒放過。
迫於劉國軒的壓力,鄭克塽不得不同意奉詔行事,並令輔政公鄭平安至福建和楚軍方面商議明鄭軍上岸一事。
聞得劉國軒調兵入城,鄭克塽同意歸順楚軍後,提督左軍總制黃良驥嚎啕大哭,指著一眾包圍承天府的明鄭軍將官痛罵道:“如今東番危在旦夕,爾等不思報國,卻從奸佞之言,威脅主上,黃某羞與爾等為伍,今東番既亡,某家亦無面目見故藩主於地下,唯有一死以報國姓恩遇。”說罷,竟爬上承天府東門,墜樓而亡。
【穩定執行多年的小說ap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