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2章 決戰鄱陽湖(七),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昌既下,李興即以江西剿總總督的名義令負責後路的第八旅苗之秀部進駐南昌,先前打造的長江水師亦停泊南昌北門,以鞏固江西省城,又令第九旅王國棟部和第十二旅許勝部走陸路搶佔袁州境內宜春渡,第十旅劉進忠部和第十三旅許貞部南下,進佔武陵渡,自己則領第一旅和第十一旅向最為緊要的南湖嘴運動,其目的就是為了徹底堵住清軍主力。

至於宿松境內的涇江口,因距離太平比較近,自有楚王殿下分兵協守,因此卻不需要李興操心。

楚軍陸師沿鄱陽湖周圍開進的同時,清軍主力亦抵達了鄱陽湖北端的大孤山一帶,距離湖口只有一步之遙。

大孤山又名鞋山,因形狀像鞋子,亦稱鞋子山,高出湖面約三十丈,周長三百餘丈,僅西北角石穴渡可以停船。

因顧念石鐘山得失,清軍水師是倍道而行,軍士都疲憊不堪,是以康熙並沒有直接進兵湖口,而是命全軍在大孤山駐紮,同時向湖口派出哨船。

清軍的運氣很好,至康熙抵達大孤山時,石鐘山防線雖然及及可危,但依然在掌握在藍理手中,許是發現了清軍主力抵達,在清軍斥候前至戰場前,圍攻石鐘山的楚軍早就退回了湖口城,水師亦退到了觀瀾門外,並擺出了防禦陣型。

“藍理打的好,僅憑兩千餘殘軍,在數萬髮匪的圍攻下,竟堅持了十三天,朕留他駐守湖口,果然沒有用錯人。”

聞得石鐘山並未失守後,康熙緊繃的神經頓時放鬆了不少,他急於回師的目的就是要搶在楚軍攻克石鐘山前抵達湖口,否則一旦石鐘山失守,大清水師就是再強,也休想突破石鐘山炮臺和湖口城的交叉火力。

“聖上明見萬里,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東征之前就乾綱獨斷,留藍總鎮守湖口,這才保有我軍後路,如今髮匪水師雲集湖口城下,只要我軍盡剿其水師,那長江水道便還在大清掌控之中,即便是安慶失守,髮匪盡佔江左,我軍依舊能保持戰略優勢。”

此次皇帝東征,在驛磯山頓兵近三個月,不得寸進,而且還因為髮匪襲了湖口,不得不回返,東征大軍一撤,太平和南昌肯定是不能保有,就算能突破湖口,大清軍戰敗卻還是不爭的事實,但所有的清軍官都選擇性地將此事遺忘,反而對大清能守住石鐘山慶幸不已。

康熙明知道這幫大臣現在是避重就輕,轉移自己的視線,但值此江南大營即將陷落,東征大軍差點被明軍堵在鄱陽湖之際,他卻不得不以石鐘山之戰來鼓舞低落到極點計程車氣,索性就順著這幫王公大臣繼續說道:“藍將軍勇於報國,以區區兩千兵固守石鐘山十一天,大漲我軍士氣,我大清功必賞,罪必罰,傳旨,加藍理為安徽提督,太子少保,抬其進漢軍鑲黃旗,賜黃馬褂,賞紫禁城騎馬,望諸將以藍將軍為楷模,實心任事,若立下功勳,朕亦不吝重賞。”

“就憑一個防禦戰,就加封提督,抬旗,這是不是太過了?雖說藍理守住了東征大軍的生命線,但也沒必要如此加恩吧!”

聞言,鄂扎,尹桑阿等滿洲王公大臣都不由自主地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但皇帝正在興頭上,在這節骨眼上,誰敢說一個不字,於是都把目光瞟向了佟國維,指望著這個皇帝的老丈人說兩句,也好令朝廷名器不至於亂封。

見諸人都看向自己,佟國維暗罵一聲,可他也不願意如此加封藍理,只得硬著頭皮輕咳了一聲,正欲出列,南書房大臣熊賜履卻眉飛色舞地說道:“聖上,藍總鎮有信布之勇,以區區殘兵硬抗數十倍之敵,如此勇將,老臣聞所未聞,便是三代賢王以降,也未曾有聞,古語云,聖天子必有百神呵護,前者在湖廣,王總督亦是以數千兵力抗數十萬髮匪,想來藍將軍和黃總督都是應運而生,老臣為聖上賀,為大清賀。”

高士奇也讚道:“熊學士此言有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