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5章 嫁娶之事,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恩科事宜商議妥當後,馬仲英又請旨取消內閣,改由中書省統管六部,並增設中書省相關官員。闌

沒有人敢反對,崇武帝即位大典時,已經明旨天下,那廢內閣自然是題中應有之意。

按制,新設的中書省明朝中書省依舊效彷明初中書省的架構,由馬仲英任中書省左丞相、金光祖任右丞相、牛天宿任平章政事,餘思明為左丞、陳恭尹為右丞、汪雨翰為左丞、屈大均為參知政事,另設中書舍人,左司郎中,員外郎,都事,管勾和右司郎等中書省屬官。

因金光祖、牛天宿等人調任中書省,故爾馬仲英又請奏黃宗羲出任禮部尚書、唐甄為刑部尚書,劉國軒為兵部尚書、戶部、工部和吏部依舊由郭紹、張德才和郭泰捷主持。

至於原武英殿大學士馮錫範則改封太子太傅,上柱國,加榮祿大夫。

崇武帝心知馬仲英這是借改組中書省的名義重新整合朝政,但他卻無法改變,也無意反對,畢竟無論是內閣還是中書省,都是在馬仲英的掌控之下,現在他只想儘快促成和馬仲英結親之事,因此在朝事奏對完畢後,便當場在大朝會上將此事提了出來,並示意隨駕的女官上前宣旨。

那女官本是瓊州士紳領袖陳宗昱的大女兒,本名陳如意,朱慈炤駕幸瓊州後,馬仲英特意將其召入行在,侍奉左右,見皇帝示意,陳如意連忙踏前幾步,開啟早已準備好的聖旨,朗聲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三色為矞,鴻禧雲集,大都督府大都督、中書省左丞相,異姓楚親王馬仲英,恢復以來,屢立大功,節操素勵,武功卓著,戰功聞達朝野,經明行修,忠正廉隅,近而立而無有妻室。皇三女朱毓嫻、故延平王之女鄭淑儀誥封懿德,行端儀雅,禮教克嫻,執釵亦鍾靈毓秀、有詠絮之才,今及芳年待字金閨。潭祉迎祥,又仰慕英雄,實乃楚親王良配也,古語有云:不成家何以立業?三人良緣天作,今朕特旨賜婚,賜朱毓嫻為東陽公主,鄭淑儀為華陽郡主,賜冊賜服,效娥皇女英,垂記章典,擇選良辰,早結盟好,民本以國興關乎家旺,望汝三人同心同德,敬盡予國,勿負朕意。欽此。”

“臣馬仲英永服辭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闌

馬仲英領旨後,很是無奈的苦笑一聲,他本對這位見都沒見過的延平郡主並無好感,也對這種包辦婚姻很反感,因為很明顯,崇武帝也好,鄭家女也罷,他們都是想透過下嫁公主、郡主,聯姻這種政治手段和楚軍捆綁在一起而已。

這種政治聯絡起來的婚姻,受益者並不是那位公主和郡主,而是他馬仲英和朱明皇室以及鄭家,因此馬仲英對迎娶兩個妻子也並不抗拒,畢竟自己都三十出頭了,前者在溧陽,老爹馬寶就拿此事反覆說了幾次,楚系將官也都在切切期盼著楚王世子儘快出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哪怕是為了穩定楚系將官之心,馬仲英都要儘快和這兩個女人成婚,況且此事已經昭告天下,馬仲英可不想在崇武朝廷剛剛改元的第一天,就給朱明皇室和鄭家弄一個難堪。

再說了迎娶這兩個女人,對於馬仲英來說,還能在大義的名分下處理很多事情。

故此他心中雖然抗拒,但還是恭恭敬敬地領了皇帝的聖旨,況且根據內衛的情報,這兩個女人的模樣還算周正,這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們身上的政治意義,即使再醜,馬仲英都必須把這兩個女人娶回家,再說了無論是美或醜,關上燈還不是一個樣。

馬仲英也知道一旦迎聚了這兩個女人,楚王府的女主人肯定是皇帝的女兒了,至於鄭家女,也只能作為一個平妻。皇帝的女兒為楚王正妻,無疑是符合了大多數人的理念,這位有著高貴出身、皇家血液的女人,才是楚軍認可的主母。

哪怕如馬三德、秦懷忠和李興等一直想著改朝換代的親信們,對於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乃大漢忠臣馬超

開府儀同三司

天妃出逃:萌寶有個跑堂爹

慕芊菱

三國迎娶蔡夫人,荊州入我手

北風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