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6章 取江寧,還是救太平,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南昌城。
楚軍攻勢勐烈,尤其是南昌城南的進賢門、惠民門和順化門更是成為了楚軍重點進攻的目標。
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將清軍主力誘進鄱陽湖,江西剿虜總督李興並沒有採用楚軍慣用的爆破攻城發,而是令由贛州綠營改編的楚軍十三旅和十四旅為主力,強攻南昌城牆。
楚軍第十三旅旅帥許貞和十四旅旅率許勝也知道只有他們的表現足夠好,他們才能真正融出楚軍體系,因此也發了狠,僅僅五天,就發動了八次大規模的攻城戰。
奉命鎮守南昌的清將賴塔也知道已方的援軍就在路上,因此也拿出了十二分的氣力,和攻城的楚軍進行了殊死搏殺。
連日苦戰下來,雙方都付出了慘重代價,因是楚軍主攻,清軍憑城據守的原因,楚軍傷亡的人數竟有四千三百餘人,而清軍同樣損失了近兩千人。
沿著惠民門到順化門之間十餘里的範圍內,鋪滿了三雙方士卒的屍體,那些被滾木擂石砸斷的胳膊和大腿更是散的到處都是,遠遠看去直如修羅地獄一般,就連空氣中都夾雜著濃郁的屍臭味。
在楚軍不顧傷亡的攻擊下,南昌城處處告急,有好幾次都被殺紅了眼的十三旅和十四旅官兵爬上了城牆,要不是安徽巡撫徐國相動用了他的督標,說不定這三座城牆早已易守。
面對明軍的攻勢,清軍水師幾次想靠岸助戰,卻都被楚軍長江水師的蜈蚣船糾纏,雖說清軍水師船堅炮利,但面對楚軍靈活機動的蜈蚣船時,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他們的船太笨拙了,在速度上遠遠不如蜈蚣船,往往剛剛調整好進攻方向,楚軍船隊就脫離了戰場,等他們再調過頭去,楚軍水師又如狗皮膏藥般貼了上來。
水師無法助戰,南昌城牆又及及可危,賴塔在無奈之下,只得飛書向已經抵達九江的康熙求援,並直言南昌城危在旦夕,他雖有殺身成仁的勇氣,但南昌關係到整個贛省的安危,還請皇上為了大清江山社稷,儘快發兵赴援。
其實嶽樂和賴塔的急遞傳到康熙手中的時,清軍主力已經抵達湖口,不過康熙還有猶豫,雖說他定計是增援南昌和太平,但在大軍匯合了長江水師後,清長江水師提督萬正色卻提出了捨棄南昌,直擊江寧的戰略構想。
而清雲貴總督趙良棟也支援萬正色的策略,他認為江寧的政治和經濟意義遠大於南昌,只要重新收復江寧,那在江寧登基立國的偽明朝廷在法理意義上就還是一個不能和大清對峙的偏安政權,而江南計程車紳也會因為江寧的易守不再看好偽明,從而重新投入大清的懷抱。
萬正色和趙良棟的看法得到了內大臣佟國維的認可,因為清軍主力東下時,南昌和太平雖然被髮匪包圍,但局勢並不是不可收拾,還不如採用圍魏救趙之策,直擊偽明國都,如此便可迫使髮匪回援,而太平和南昌之圍則立解,倘髮匪不回援的話,東下大軍則可以舟師接江北大軍過江,屆時十餘萬大軍兵圍江寧,還愁不能破城嗎?
因此康熙一時難以斷決,只得暫時駐節湖口,如此一來,大清軍既能南下南昌,又能順江東下,誰曾想,他只在湖口停留了幾天,南昌和太平的戰報便如雪片一般送到了湖口行在。
“南昌和太平同時告急,髮匪攻勢勐烈,倘南昌和太平失守,江南便和江西連成一氣,諸位愛卿可有破賊之策。”
望著桉几上幾乎堆成了小山高的戰報,康熙的眉頭緊鎖,其實佟國維進言時,他確實動了心,故爾才暫蹕湖口行在,可他沒想到楚軍的動作竟然會如此快,同時在南昌和太平發動了攻勢,而且攻勢會如此勐烈,大有不破城池,絕不收兵的架勢。
“聖上,髮匪估計是得知了我軍東下的訊息,這才發動了對南昌和太平的攻勢,想要搶在咱們之前拿下這兩個重鎮,不過髮匪主力既然在太平,那江寧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