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7章 東番形勢,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奉上諭,杭州將軍查木楊勾結賊寇,干犯國法,已然伏誅,著閩浙總督趙國祚捕拿一干人等,有妄動者殺無赦!”
在處置了查木楊等人後,左世永和趙登龍隨即率軍將杭州八旗的駐地圍了個水洩不通。
見已方的兵營被綠營包圍,杭州駐防的八旗無一不義憤填膺,他們都是八旗子弟子弟,何時受過綠營的冤枉氣,但憤怒歸憤怒,八旗兵將們卻沒有在臉上表現出來,因為趙登龍手上實實在在拿著一道明黃色的聖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裡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杭州駐防八旗甲喇章京屯塔卻有些不放心,一力要求趙登龍把聖旨拿來,他道:“查將軍在杭州任上盡心盡力,又是滿洲人,如何會勾結賊寇?”
趙登龍大怒,提刀喝道:“屯大人,……你這是質疑聖上的聖旨嗎?難不成爾是查木楊的餘黨?”
“我……我……!”
軍營被圍,自家將軍大人又生死不知,屯塔未免有些氣短,當然他也不信這些綠營兵會敢對滿洲兵動手,在趙登龍的逼迫下,只得無奈地拋下了手中的武器,表示願意奉趙國祚的號令。
可屯塔萬萬沒有想到,在杭州八旗放下武器後,這幫綠營兵竟然在大營內開起了殺戒,只小半個時辰,就把營內的滿洲兵剿殺殆盡。
解決了杭州八旗後,趙國祚又飛檄福建汀州鎮總兵蔣勳、福寧鎮總兵黃大來、漳州鎮總兵陳洞、建寧鎮總兵敦柱,讓他們儘快趕赴臨安行營,以應付攻入浙江的長毛賊寇。
黃大來,字君甫,陝西人。行伍出身。從小習武,清康熙初年投軍,在浙江提督賽白理帳下充作小校,因素有武力,被賽白理看中。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反覆,黃大來舉旗奮進,殺敗叛軍,因功擢升為福寧鎮總兵。
蔣勳是福建安平人,康熙三年以武舉入軍,康熙十四面隨軍征討靖南王耿精忠,屢立戰功,累遷至汀州總兵。
至於陳洞和敦柱二人,亦是因隨軍擊退耿精忠和鄭經軍,因功做到了總兵的位置。
趙國祚調諸人入浙,其目的正是收繳幾人的兵權,好整合閩浙地區的綠營兵。
與此同時,福建水師也完成了對澎湖鄭軍殘部的搜尋,兵鋒直逼東番本島。
施琅是真的沒想到這次攻略澎湖居然會如此順利,自五月份出兵後,僅僅兩個月登陸澎湖,更沒想到和明軍決戰時,颱風會轉向,讓大清軍不費吹灰之力就解決掉了劉國軒部主力。
此戰共斃傷明鄭軍一萬兩千餘人,俘五千餘人。擊毀、繳獲戰船一百九餘艘。唯獨劉國軒率領殘餘部隊從北面吼門退往臺灣,澎湖各島鄭軍遂向施琅投降。而清軍付出的代價僅僅是陣亡三百二九人,傷一千八百餘人,船隻無一損失。
要不是考慮東番水道非常險惡難行,進軍困難。施琅決定暫緩進攻,採取攻心戰術,意圖迫降明鄭軍。為此施琅在澎湖禁止殺戮,張榜安民;釋出《安撫輸誠示》。並派原劉國軒副將曾蜚赴臺。派人醫治受傷戰俘,給他們補給衣服、糧食,再將士兵送回臺灣。還拉攏鄭軍將領為內應,防守澹水的何佑首先私通施琅。
面對施琅的軍事壓力,東番本島的明鄭軍將領,提出了三個不同的意見,有人認為東番本島險塞難行,即便是施琅海戰獲勝,要想登陸東番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也有人認為當攻略呂宋,重新尋一塊根據之地,還有人認為,明鄭水師已然大勢已去,還不如投降清廷,如此也能保全家小。
東番島上人心不穩的訊息迅速由何佑傳到了在澎湖的施琅處,到了這個時候,施琅知道大事是真正的定下了,可欲招撫東番殘部,他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