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頭蛇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04章 討逆檄文,好男兒留什麼辮,三頭蛇王,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熊先生說的不錯,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聖上身系國家社稷之重,安能遠離宮闕?長江雖連綿千里,但只要守住武昌、九江和安慶這幾個支點,長毛賊寇即便是再兇頑,也不能促入,朝廷正可趁此時機抽調八旗近旅以及北直隸綠營南下,只要扼制住賊寇攻勢,以我大清之國力,總有肅清江南賊氛之日。”

見熊賜履這個被罷的大學士都不支援康熙御駕親征,惠郡王博翁果諾、恭親王常寧等人均是精神大振,莊親王博果鐸更是一口咬定康熙根本沒有必要親征。

博果鐸是裕親王碩塞長子,今年不過三十一歲,因和康熙年歲相彷,又是堂兄弟,自***好,故爾他才有膽子在這個節骨眼上直接勸諫康熙。

康親王和莊親王這麼一說,跪在地上的滿州宗室們心中立時有了底氣,於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紛紛勸諫起來,歸根結底就一句話——皇上不能親征,只有召還回朝的簡親王喇布和信郡王鄂扎一言不發,跪在地上默不作聲。

康熙哥哥福全也是苦口婆心規勸著,說天子不可親動,否則就會牽一髮動全身,倘京師的兵馬都調到江南,蒙古再亂又該如何?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app,.huanyuanapp 安裝最新版。】

在場的王公大臣都異口同聲地反對自己的決策,這令康熙既壓抑又憤怒,更覺得難堪,因為他感覺失去了對朝廷的控制,這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剛剛登基,國事皆由四大輔臣處置的情景。

“好了……不要說了,朕是太祖太宗的子孫,身上淌著愛新覺羅家的血液,朕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先祖百戰打下的江山,毀在咱們這一代人的手上,朕此去江南,為的就是要給咱們滿洲兒郎樹立信心,重塑他們的尚武精神,讓他們知道只有用刀和血才能保住祖先百戰打下來的家業,而不是躺在祖先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見皇帝動了怒,傑書、常寧等人都是啞口無言,八旗子弟現在的戰鬥力他們其實是知道的,只不過平日裡他們裝作不知道罷了,現在皇帝當眾扯開了這個遮羞布,這令他們很是有些羞愧。

裕親王福全硬著頭皮道:“聖上,即便是八旗戰力有所下降,但也不一定由您親征……!”

“……怎麼,皇兄認為朕這個滿蒙共主沒能力還是沒資格御駕親征嗎?還是你能出征平賊?”

“臣不敢!”

福全嚇得連忙跪倒在地,開什麼玩笑?嶽樂那麼能打,都不是長毛賊寇的對手,咱去了江南能幹什麼?難不成和馬逆比鬥蛐蛐嗎?

一眾阻止康熙親征的王公大臣也都嚇得跪倒在地,他們可不想羊肉沒吃到,還惹了一身騷,沒看到範承勳、彰泰、羅可鐸他們的下場嗎?長毛賊寇又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

看到暖閣內一眾王公大臣懦弱的嘴臉,康熙怒極反笑道:“不敢你們還說什麼廢話!親征的事,就這樣定了,誰要是再敢多言,朕就讓他領兵南下。”

本就支援康熙親征的索額圖鄙夷地掃視了被康熙懟的無話可說的一眾王公大臣,再度叩首道:“奴才遵旨!”

“奴才等遵旨!”

南書房大臣李光地、高士奇等康熙心腹重臣也紛紛附和,傑書等滿洲宗室在無奈之下也只得山呼起來。

“好了,朕此次南征,就由信郡王、簡親王、佟國維、尹桑阿等人隨駕,南書房大臣也隨行,傑書你和索額圖輔左太子監國,萬不可懈怠,高士奇,你替朕草擬一道討賊檄文,務必要讓天下人知曉禍亂的根源不在我大清,而在馬逆,要讓百姓們知道,跟隨賊寇作亂是不會有好下場的。”

既然親征之事已經定下,康熙也不好再說什麼了,不過他向來工於心計,還是點名令鄂扎和喇布這兩個不穩定因素隨軍南下,這樣也能保證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