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章 單槍匹馬斬凌操,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黃射的令箭,劉儼在兩名熟悉地形計程車卒引路下,三人三馬直奔鄂城而來。
五十里的路程,騎戰馬凌晨出發,傍晚前便趕到了鄂城城外。
鄂城位於長江邊上,城池臨江而建,這座原本不起眼的城池,隨著漢末亂世開啟,逐漸成為一座軍事要塞。
城牆也由原來的一丈高度,透過這些年的修築,已經達到兩丈高度。
如今的鄂城城防的堅固程度,已經不下於江夏郡城西陵。
劉儼做為信使,黃射臨時授命了他一個親兵屯長職務。
屯長在漢軍編制之中,雖然是基層軍官,但卻可以統率一百士卒,所以又稱之位百人將。
並且黃射還賞給了劉儼一套兩檔鎧,頭戴鐵兜鍪,身穿兩檔鎧的劉儼。
左腰上懸掛著‘龍雀’戰刀,背上揹著一把桑木弓。
右腰間懸掛著一個箭袋,裝有二十支羽箭。
身高近七尺的劉儼,雖然年少,但身形魁梧健壯的他,一身戎裝之下,哪裡還有半點稚嫩之感。
分明就是一個馳騁沙場的戰將形象,給人的感覺就是威武而雄壯。
漢代尚武,劉儼在郡學學習這一年,所學六藝之中,就包涵有射、御兩種技藝。
所以劉儼對於騎馬射箭,可是一點都不陌生,一年所學,他的馬術、射術,可以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弓馬嫻熟。
雖然沒有學會擊劍殺伐之術,但這並不妨礙,劉儼上戰場的勇氣。
“劉屯長,城下戰鬥正酣,是否暫時避開?”劉儼三人趕到城外,發現城下戰鬥殺聲震天。
三人驅馬來到一處叢林坡上,舉目遠眺之下,只見城外戰場之上,兩軍人馬往來衝殺,戰場之上旌旗飛揚。
很明顯交戰的兩支,分別是守城的江夏軍隊,和攻城的江東孫權所部。
面對這樣的戰場,雖然是第一次身臨戰場,但劉儼卻有一種熱血沸騰之感。
這一刻的他,再也遏制不住內心的衝動,一手扯著馬韁,一手握住刀柄。
“當”的一聲,龍雀戰刀應聲而出。
“可以膽氣,隨我殺敵!”面色肅然,高舉戰刀的劉儼,目光冷冽,揚聲問了下左右二人。
“願意一戰!”兩名士卒也是百戰老兵,動作敏捷的拔出了腰間的戰刀。
“殺!”劉儼兩腿一夾馬腹,坐下的黃鬃馬,四蹄如飛,飛奔著衝下山坡,直插戰場。
戰場之上兩軍人馬,雖然盔甲形式大多一樣,盔甲所穿衣服,護肩卻能夠清晰可辨認。
江夏軍隊的軍服,保留著大漢的紅黑顏色,而江東的軍服則是多為白色,甚至將領頭上的簪纓,都是白色的鵰翎。
在近萬人的戰場之上,劉儼三個人的加入,顯然起不到絲毫波瀾。
敵我雙方的人馬,幾乎都沒有察覺到從斜刺裡殺出的劉儼三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給了劉儼一個天載難逢的機會。
在衝進敵軍戰陣的剎那,藉著戰馬的衝擊力,劉儼揮舞著手中的‘龍雀’戰刀,砍在一名敵兵的脖頸之上。
鋒利寒冷的刀刃,帶起一片血花,一顆斗大的頭顱,飛射而起,失去頭顱的敵兵,一時未能死絕,搖晃著軀體,轉了一圈這才倒了下去。
“殺!”揮舞著血淋淋的‘龍雀’戰刀,劉儼整個人彷彿打了雞血一般,興奮的長嘯一聲,對著兩名端著長矛刺來的敵兵,舉刀砍下,兩杆長矛應聲斷成兩截。
不等那敵兵反應過來,劉儼馳馬便撞了上去,手中‘龍雀’戰刀再次斬下。
戰刀帶著一片寒光,當胸劈下,身穿皮甲的兩名士兵,胸口一條長長的血槽清晰可見,噴湧而出的血花濺了劉儼半邊身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