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章 栽贓現場的物證,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天一早,劉儼剛入城,便聽到滿城的百姓都在議論,說是劉業已經招供,是他夥同驛卒鄧良,殺害了稅郵一行三人。
聽聞到這個訊息,劉儼也是心中嚇了一跳,好在他昨天剛剛回城,認識他的人並不多。
兩位姐姐也被他送去了鄉下,否則這個時候,一旦被人認出來,城裡百姓的唾沫,還不得把他給淹死。
為了隱藏行蹤,劉儼隨即再次進行了一番喬裝打扮,混在了看熱鬧的人群之中。
很快被囚車押解著的劉業,在縣尉林泰的親自帶隊押解下,沿街出了北門來到城外的驛館。
押送囚車的衙役,紛紛叫嚷道:“縣衙辦案,閒人讓路,案犯指證,贓物藏匿。”
看熱鬧的百姓,早就知道訊息,稅郵被殺,一萬銖錢不見了,這一萬銖在窮人眼裡,那可是一筆橫財,足以讓一家五口,過上大半輩子衣食無憂的日子。
為此聽到囚車內的案犯,要去指證贓物所在之地,看熱鬧的百姓,紛紛跟了上去。
人群之中的劉儼,看到父親劉業滿身是血,萎靡不振的樣子,頓時心如刀割,強忍著淚水的他,心中充滿了憤怒。
“林泰、韓凱你們給我等著,我劉儼要不讓你們家破人亡,誓不為人。”
此刻的劉儼,穿著一身髒兮兮的衣服,頭上的頭髮也被他撥亂,原本白淨的臉龐,也被他塗上了黑灰。
跟在人群之中的劉儼,佝僂著身子,跟著囚車一路出城,來到城北外的驛館。
劉儼在人群之中,來到驛館外時,便看到昨日把錢沉入水中的何鳴,跟進了衙役的隊伍之中。
很明顯這老小子,是準備帶人把錢給撈起來,然後把劉業殺人劫財一事,直接給坐實了。
而這個時候,聞訊趕來看熱鬧的百姓,已經有上千人,擁擠的人群,評頭論足,指指點點,一路來到河堤之上。
這時縣衙的的遊繳(相當於捕頭),在囚車前對劉業假裝說了些什麼,便拔刀而出,揚聲喊道:“就在前方十步水域,立即下去搜查。”
兩名會水的差役脫下衣服,跳入水中,摸索一陣,一人冒頭,興奮的喊道:“找到一個錢袋。”
緊接著另一人也大聲喊道:“吾也找到了。”
圍觀的人群聽到果然找到錢袋子,無不是爭先恐後擁了上去,想要一睹這歷史時刻。
也不怪這些看熱鬧的人,畢竟在漢末這個枯燥乏味的時代,這樣的事情,足夠他們茶餘飯後,閒聊上一年。
混在人群之中的劉儼,卻並沒有跟隨人群上去看熱鬧,因為他知道錢袋子裡裝的都是石頭。
此刻的劉儼,早已經佔據一個有利的地形,那雙如鷹一樣銳利的目光,開始審視著人群之中的臉色與眼神。
劉儼之所以把錢袋子,裝好石頭重新放入水中,就是希望在官府打撈的時候,能夠引出真正的兇手。
因為根據劉儼腦海記憶知識推算,一個人犯下這麼大的殺人劫財案子兇手,只要還在城中,必然會心虛不安。
像這起驛館殺人案子,雖然現在沒有任何線索,但劉儼透過在縣丞署,以及父親劉業口中所瞭解的案情,基本可以推斷這是一起本地人做的案。
確切的說是這起案子,應該是居住在城北的本地所為,這個人並不一定是驛卒,但必然是進出過驛館的。
坐落在北門外的驛館,事實上對於居住在竟陵城北的幾千民眾來說,一點都不陌生。
一年下來路過,進出驛館的百姓,怎麼也得有個幾百個。
有的是與驛館有生意往來,也有歇腳住宿的,因為驛館還兼營著客舍生意,屬於流動性比較大的地方。
所以說要說有作案機會,城北的五千民眾,都存在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