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8章 任命黃忠為中郎將,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還能攻不下一座合淝城?”

“主公的部署並沒有錯,但張昭、張紘皆內政大才,主公讓他們統兵攻城略地,這不是飲鴆止渴嗎?”

魯肅說的很不客氣,張昭和張紘雖然才幹出眾,但都是內政和政治手段,用兵打仗,這不是紙上談兵是什麼?

“子敬,言語太激也。”孫權皺眉,不滿的說:“我已經調黃蓋所部三萬人馬,孫賁廬江一萬人馬,迅速增援合淝之戰,此戰萬無一失,子敬莫要多言。”

“主公既然心意已決,肅自當為主公謀劃。”魯肅見此,只得說道:“我的意見是,借攻打合淝為幌子,把長江北岸的曹軍全部調動起來。”

“然後命令黃蓋統率所部三萬人馬,在丹徒渡江,奇襲廣陵,若能夠攻下廣陵郡,我軍可以利用水師優勢,席捲江北之地,豈不比死戰合淝有利?”

“合淝猶如我軍咽喉,讓吾寢食難安也,焉可在這個時候,放棄這千載難逢的機會?”孫權之所以要死磕合淝,更在後世因為連續五次攻打合淝而失敗,被後人嘲笑為孫十萬。

原因很簡單,就是諸葛亮曾對孫權說過,秣陵縣龍盤虎踞,有帝王之氣。

而這話與古籍記載的秦始皇南巡丹陽,有方士進言東南有天子之氣,可謂不謀而合。

秣陵縣,就是後世的南京城,與合淝隔江相望,孫權有野心,相中了秣陵這座王都,若不能夠拿下合淝這座北方軍事重鎮,可不是如鯁在喉,如芒在背嘛。

志得意滿的孫權,在這一次攻打合淝之戰中,耗時一個多月,最終敗北而退。

這個時候,合淝城中的名不見經傳的蔣濟,給他狠狠上了一課,也讓蔣濟威名大震。

當然孫權敗退,並不是蔣濟打敗的,而是因為張遼、李典、樂進的援軍抵達了。

眼見連續攻城月餘,合淝城牆已經搖搖欲墜,卻依舊難以攻克,孫權不由仰天長嘆:“此乃天意,非人力可挽救啊。”

孫權雖然敗北,奉命支援孫權戰事的徐庶、率領劉儼所部大軍,卻攻克了六安國。

黃忠、魏延、劉封、陳到在此戰之中,皆立下赫赫戰功,曹軍六安國守將張喜,被黃忠一箭射死,天柱山群賊陳蘭被魏延生擒。

雷緒被劉封一槍刺死,梅乾在軍陣衝殺之中,被陳到砍殺。

六安國是淮南重鎮,也是曹軍淮南重要的屯田治所。

徐庶統軍攻下六安國,斬殺俘虜曹軍將士一萬五千人馬,擄掠國中三萬百姓而回,繳獲糧草十萬石,金錢珠寶若干。

當戰報送到夏口,劉儼看罷戰報,心情大好的當眾讚賞道:“元直有統帥之才,漢升、文長皆當世虎將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繼承山寨,手下越卷我越強

糯嘰嘰的天堂

道心我恆

小朱仔子

體內有棵樹,分身千千萬

笑臉西瓜

被帝國背叛後,我決定輔佐魔王

殘月狂徒

從工地走出的大佬

一根撬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