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9章 前往柴桑城迎親,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部五萬人馬,其中有三萬石裹挾的百姓青壯,只有兩萬精銳騎兵。
馬超所部四萬人馬,擁有三萬西涼鐵騎,其中有一萬多人馬是羌族鐵騎,戰鬥力強悍彪悍至極。
這一場戰爭,馬超、韓遂聯軍,前期一路高歌猛進,一度殺到潼關,曹操更是丟盔棄甲而逃。
而來曹操採取謀士婁圭建議,採離間計,分化了韓遂馬超關係,最終大敗馬超韓遂,韓遂投降曹操,馬超率領殘部逃回涼州,投奔去了漢中張魯。
此戰歷時十個月,一直打到來年三月才結束。
也因為馬超、韓遂的謀反,極大的拖住了曹操兵馬,耗時十個月的戰鬥,加上赤壁之戰的失敗,從而徹底拖垮了北方的經濟。
歷史上的曹操,經此兩戰之後,在軍事上,從此再無建樹,歸根結底,就是老卒損耗巨大,經濟崩潰,糧草難為為繼。
赤壁之戰曹操折損兵馬二十萬,關中與馬超、韓遂一戰,耗時十個月,損兵折將高達六萬人馬。
關中三輔之地,經過這場大戰,基本上化為廢墟,死傷百姓數十萬,良田房屋盡毀,以至於戰爭結束,曹操也傷感的掩面而泣。
北方硝煙滾滾,南方卻是一派歌舞昇平,這一點在歷史上,也一貫如此。
六月初一,劉儼親自帶隊,趙雲、張飛、黃忠、魏延四將護衛,廖化、向寵、丁奉、太史亨四員小將貼身護衛。
徐盛率領興漢軍兩萬將士,屯駐烏林港,陳到、劉封率領討賊軍兩萬,在樊口接應。
五百精銳士卒,駕馭著大小樓船、艨艟十六艘,從夏口水寨出發,護衛劉儼前往柴桑城迎親。
十六艘戰船,各船之上,都是張燈結綵,掛滿彩綾紅布,一派喜氣洋洋。
就算柴桑城是龍潭虎穴,劉儼這個親也要去迎,但不是他劉儼貪婪美色,而是這是穩住孫權,鞏固同盟的重要紐帶。
與孫尚香一旦成婚,劉儼自信至少有一年時間,孫權絕對不會招惹自己分毫。
至於一年後,那就各憑手段了,劉儼現在有雜交水稻‘科技一號’在手,只要今年荊南四郡豐收,足夠他手中的大軍,一年所需的糧草。
現今江夏、南郡的各支駐軍,以及俘虜的六安屯田百姓,都在南郡、江夏各縣大張旗鼓的開渠開墾,大肆的屯田耕種。
在亂世之中,金錢固然重要,但正在的硬通貨,卻是糧食。
試想你手中光有錢,卻買不到糧食,那會是什麼光景?
“主公,前面就是柴桑口,從水寨去柴桑城,不足一日路程。”步騭在前引路,船隻靠岸。
一身錦衣華服的劉儼,騎著白馬爪黃飛電,身披大紅錦袍,頭戴紫金冠,腰纏玉帶,佩戴著紫色綬帶,當真是俊朗偉岸,宛若翩翩公子。
渾身潔白,無一根雜毛的爪黃飛電,昂首闊步,步伐輕快,似乎也在為主人的大婚而雀躍興奮。
“子敬先生,別來無恙。”在柴桑口迎接的吳國使者,依舊是魯肅。
“明公風采更甚,肅為之心折啊。”魯肅拱手作揖,看著高頭大馬,富貴逼人的劉儼,也是驚歎不已。
雖然他不懂相人之術,但劉儼如今的氣勢,只要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出其中的不凡。
“哈哈哈……這是不是就叫,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劉儼拱手一笑,率領帳下趙雲、張飛、黃忠、魏延眾將,率領眾軍士,直奔柴桑城。
柴桑城中,接到劉儼率領的迎親隊伍,已經靠岸而來,孫權微微一笑:“公瑾,你與劉玄之也是老熟人,待會不妨隨我迎一下?”
“諾。”周瑜自從去年攻打江陵,中了曹仁毒箭,身體已經時好時壞,原本俊朗的面相,如今因為消瘦的原因,讓他整個相貌,都為之變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