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章 醜名遠傳黃月英,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子,快、快看,是一條大鱖魚。”
河畔之上,在劉儼還算熟練的溜魚技術下,河中的鱖魚也終於冒出了頭。
這是一條乍看之下,足有六七斤大小的鱖魚,顏色深褐,肥美異常。
這般大小的野生鱖魚,在後世絕對是難得一見,不過在漢末的長江支流河域之中,倒不是十分少見。
“快把它提上來,別讓它跑了。”侍女阿魚站在劉儼身旁,看到河中冒頭的鱖魚,驚喜的連連喊道。
“不急,這鱖魚兇猛的很,得讓它多嗆會水,徹底沒了力氣,才更安全。”劉儼提著手中的碧玉竹竿,顯得遊刃有餘。
劉儼的自信,自然來自腦海的記憶和經驗,其次是手中的竹竿,還有魚竿上的魚線。
這個時候,他已經發現手中的魚竿,竟然是上好的碧玉竹,傳說這種竹子,一年之長一尺,一般要二年以上才能成才。
碧玉竹屬於稀有的竹子,不但堅韌,而且硬性也夠,能夠抵抗刀劍劈砍而不折斷。
其次是這魚竿上的魚線,顯然也不是凡品。
“好勒,上岸咯。”忙活了小半個時辰,劉儼終於把河中的鱖魚提了上來。
上岸之後,劉儼才發現,這鱖魚遠比水中看到的還大,上手之下,怕是有十來斤重,當真肥美至極。
“姑娘魚兒上岸,漁具完璧歸趙。”劉儼剛才打量了一下,早已經確認眼前的主僕二人,不但是女子。
還確定了這主僕二女,很有可能是自己要找的黃家之人。
原因很簡單,這碧玉竹魚竿,劉儼之前在安陸黃家,遇到黃承彥時見他手中拿的碧玉竹杖,跟這魚竿是一樣的材質。
碧玉竹雖然不是什麼價值連城的寶物,但也絕對是稀罕之物,尋常人家可得不到。
其次一般不懂的人,也不會太在乎這種玩意,畢竟竹子終究只是竹子,而不是寶物。
“多謝這位公子。”黃月英微微頷首,接過魚竿,看著劉儼灑脫離去的背影,卻不免對劉儼有了幾分好感。
劉儼的相貌雖然出眾,但黃月英見過的美男子多了去,但像劉儼這樣自信灑脫的個性之人,她還真是頭一次見到。
雖然他父親黃承彥不好名利,甘當隱士。
但她母親蔡氏,畢竟是荊襄第一大族蔡家的長女,每年正月都會帶她回襄陽走訪舅舅蔡瑁和親友。
因為家世的原因,每一次去到襄陽,那些士族弟子,那個不圍著自己轉悠?
尤其是近幾年,她為了防止那些攀附之人,每次去到襄陽,都會把頭髮故意染成金黃色,臉上手上也會擦拭氣味難聞的藥水。
漸漸的便襄陽士族圈裡,便有了黃家之女,黃髮膚黑,相貌醜陋的傳聞,並有不少人,暗自給她取了一個阿醜的汙名。
對於女兒的舉動,蔡氏自是大為惱火,畢竟女兒已經馬上十七歲了,原本帶她去襄陽,就是準備找個家世相當,才貌俱佳的女婿的。
可結果弄巧成拙,因為女兒故意扮醜,反倒是‘醜名遠揚‘’了。
但因為黃承彥寵溺女兒,表示任憑女兒婚姻做主。
蔡氏也無可奈何,只得由著女兒黃月英胡鬧。
“小姐,下雨了,咱們也回去吧。”提著魚簍的侍女阿魚,見天色陰沉,寒風細雨飄落,有些不捨的看了眼,跨上馬背準備離去的劉儼。
“魚情正好,你著急個啥呢?”黃月英見侍女阿魚,似乎真被劉儼那偉岸的身材,俊朗的面容吸引,莫名的有些煩悶。
說罷,黃月英便再次坐了下來,穿上魚餌,提起魚竿拋進了面前的河水之中。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