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7章 遊說龐統效力,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荊州之地,聯合抵抗曹操,到時出於自保,孫權必然會與我軍聯合,不知鳳雛先生,以為所言可有道理?”

龐統精於決斷之策,短於戰略部署,可以說他與諸葛亮,屬於兩種人才。

相比起來,諸葛亮的戰略部署,大局觀顯然更強,但在決斷行事之上,龐統卻更強。

這也是歷史上諸葛亮能夠提出隆中對,而龐統雖然與諸葛亮齊名,又多次往返江東,卻始終未能獲得孫權和劉備賞識的原因。

反倒是江東的周瑜、陸績、顧劭等人,對於龐統推崇備至。

認為他才識人品皆為上乘。

“看來,明公也認可諸葛亮提出立足荊州,三分天下的戰略。”龐統微微皺眉,因為在他看來,諸葛亮提出的佔據荊州,圖謀益州,兩路並進關中、中原的戰略規劃,始終有些過於理想。

“可明公有沒有想過,益州山高路險,偏安一隅尚可,想出關中,又談何容易?”

“其次荊州乃四戰之地,與江東、中原相接,一旦三足鼎立,荊州勢必成為犬牙交錯的戰場。”

“從此再無休養生息的可能,不但與國無利,還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可放棄的話,又更不可能。”

龐統嘆了口氣,以他看來,三足鼎立不難,可一旦荊州被三方劃分,荊州的價值就會大降。

其次益州並沒有帝王之基,坐擁益州,只能是偏安一隅,再難像漢初韓信一般,東進關中,成就不世功業。

“先生說的都沒有錯,但如果我告訴你,我們夏口的新稻種,能夠畝產六石,而且我的目標,是獨吞荊南四郡,再把南郡收入囊中呢?”

劉儼說罷,從衣袖之中,掏出一張準備好的地形圖。

對龐統說道:“一旦曹操南下,我會以江夏郡作為交換,獲得孫權的支援,雙方合作打敗曹操。”

“曹操的北方健兒,不善水戰,我們可以利用水上優勢,在長江之上,尋找到戰機,一舉擊潰曹操。”

“打敗曹操之後,我軍迅速佔領荊南四郡,以江陵為跳板,控制南郡,在割讓江夏郡給孫權,穩住孫權,再以六安、章陵郡尉誘餌,牽制孫權的注意力。”

“我軍這沿江而上,進駐巴郡,謀取益州各郡,奠定大業的基礎。”

“如此,不出十年,待天下有變,我南郡可聚十萬大軍,漢中可聚十萬大軍,兩軍齊出,會師長安城下,盡取關隴之地。”

“不知鳳雛先生,以為大業可成否?”

“佈局上說的通,但執行起來,依舊困難重重。”龐統點頭之餘,沉聲說道。

“戰爭的關鍵,在於糧食與人口,只要有足夠的糧食,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口,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兵源。”

“明公所說的畝產六石糧食一事,是否真能夠全面推廣種植呢?”

“鳳雛先生不必擔心,夏口的新稻種,我已經試種三年,今年在江夏七縣試種,一年兩季水稻,畝產都可以達到六石。”

劉儼對於自己培育的科技一號稻種,有充足的信心。

若不是受限與肥料,以及蟲害問題,以科技一號稻種的成長力,就算畝產八石也不是問題。

“士元兄,畝產六石之事,確實如我主所言,絕無誇大其詞。”徐庶見劉儼與龐統,一番辯論之下,關注點都回到耕種的糧食問題上,這才插口回了一句。

戰爭一旦開始,打到最後都是糧食和錢財的問題。

有充足的糧食和錢財,就可以保證戰爭的推進,也能保證人口的增長。

動容的龐統,沉吟之下,說:“荊南四郡和南郡之地,有大片的良田,雲夢澤橫跨各郡,形成了便利的灌溉水系,確實可以提供充足的糧食。”

“明公思慮周詳,能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多子多福:從娶妻開始變強

心期

反派:從傀儡皇子到風流帝王!

半夜叄更

死了五年,狗皇帝居然要我當替身

沉漁兒

水滸軍

風影嘯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