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逐鹿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與孫權達成盟約,三國之我是劉皇叔,明末逐鹿,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瑾的意見,是中肯的,他既然認為劉儼的崛起,已經不可避免,我軍實在不沒有必要魚死網破。”
魯肅看完孫權遞來的書信,展開簡牘看過之後,思慮片刻的他,搖著手中的團扇,表達了自己的態度。
一身白衣長袍的諸葛亮,坐在四輪車上,手中拿著潔白的鵝羽扇,眉頭微皺的他,正在尋思如何權衡其中的利弊之際,門外卻傳來匆匆的腳步聲。
“主公,濡須督陳武送來急報。”來到門口的將領,正是護軍校尉孫皎,此人是孫權的堂弟,其父孫靜是孫權的小叔。
“呈上來。”孫權立馬接過書信,拆開看了起來。
濡須督陳武,所鎮守的地方叫濡須口,是江東與江北的戰略要地,濡須口的對面便是合淝。
也是現在揚州刺史部的治所,揚州刺史劉馥,統管三萬淮南屯田大軍,更有張遼、曹休這樣的猛將協防合淝。
雖然孫權才是揚州實際的統治者,可揚州刺史劉馥,卻是曹操以皇帝名義任命的。
對此孫權也是恨得牙癢癢,一直都想奪回丟失的合淝、淮南、六安之地。
如今孫權爵封吳候,討虜將軍等要職,但地方官職卻是會稽太守,駐紮在吳郡。
此刻,看罷陳武送來的軍報,孫權臉色一下子就難看了起來。
“劉馥老兒,派遣梅成率領五千人馬出芍陂、陳蘭率領五千人馬出茹陂,張遼、曹休率領一萬人馬,移駐逍遙津,對我秣陵虎視眈眈,來勢洶洶啊。”
孫權有些憤憤不平,卻又無可奈何,現在他的實力,根本無法主動攻打合淝,更出師無名。
因為劉馥是皇帝任命的揚州刺史,他孫權父子三代人,可都是以漢臣自居。
若是他舉兵攻打合淝,那就是公然謀逆,這以後的名聲可就臭了。
相反,劉馥是揚州刺史,他要是派軍渡江,進駐丹陽郡,亦或者廬江郡,則是名正言順。
面對著只能被動挨打的局勢,試想孫權豈能不感到憋屈?
“主公不必憂慮,亮觀這陣勢,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諸葛亮一眼便看出,這些只是劉馥故意為之的。
要是劉馥真要渡江,豈會如此大張旗鼓,這不是故意讓江東知曉嗎?
“主公,肅也以為孔明所言有理。”魯肅尋思之下,也深以為然。
孫權見諸葛亮和魯肅看法一致,這才放下心來,然而就在他剛要開口,門外的孫皎再次衝了進來。
這一次孫皎是衝進來的,甚至連彙報都忘了,只見他衝進大廳,便跪倒在地喊道:“二哥,三哥他去了……”
“什麼?你在給我再說一遍。”孫權拍案而起,一臉的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訊息。
“是三哥他,他被手下的門客刺殺了。”孫皎是孫權的堂弟,而他口中的三哥,則是孫權的親弟弟孫翊。
孫權兄弟五人,長兄孫策和四弟孫匡都早逝,如今三弟孫翊又被刺殺,聽到這個噩耗的孫權,頓時心如刀割,哀嚎著捂著心口吼道。
“三弟,三弟啊……”虎目圓睜的孫權,泛著淚水哀嚎道:“潘璋,立刻率領宿衛虎騎,前往丹陽給我捉拿兇手,凡是參與此事此人,統統滅其三族。”
“諾!”站在堂下的潘璋,立即沉聲而去。
孫翊為人嚴苛吝嗇,對待下屬向來只有刑罰,卻沒有封賞,久而久之,手下的將領都對他畏懼和憎恨不已。
這次他被手下刺殺,也是因為手下的媯覽和戴員反了過錯,擔心被孫翊處置的二人,秘密收買了孫翊的門客邊鴻,來了一個先下手為強。
可憐的孫翊就此死於刺客之手,擔心事敗的媯覽和戴員,隨即率部連夜渡江,投奔江北而去。
“子敬、孔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