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0章 想得美,重生南非當警察,鯰魚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寸主炮——皇家海軍要建兩艘。”斯坦利·鮑德溫如數家珍,資料確實是強大,只要資金到位,再強大點,皇家造船廠也能造出來。
羅克頭大,《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自《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之日起,各國新造主力艦標準排水量原則上不能超過噸,納爾遜級戰列艦的資料明顯超標。
當然這不是問題,沒有人在乎這些細枝末節,《華盛頓海軍條約》還規定各國新造輔助艦艇,標準排水量不得超過一萬噸,主炮口徑不得超過8英寸。
然後就出現了一大堆9500噸左右,主炮6英寸的奇葩戰艦。
這些軍艦原本的設計方案,都足夠承載8英寸,或者是9英寸主炮,《華盛頓海軍條約》到期後,於是紛紛換裝。
“總噸位怎麼辦?”羅克現在還不知道英國海軍的計劃。
“52.5萬噸太少了,這樣的話,我們至少要拆除20艘戰列艦,才能把主力艦總噸位控制在52.5萬噸之內——等兩艘納爾遜級戰列艦建成後,還要拆毀至少四艘戰列艦,才能給納爾遜級戰列艦騰出噸位。”斯坦利·鮑德溫也頭大,軍備競賽的時候拼命造無畏艦,現在要全部拆毀,這花的可都是納稅人辛辛苦苦掙得血汗錢。
英國即將拆毀的戰列艦,很多都才剛剛服役沒幾年。
比如即將要拆毀的“阿金庫爾”號戰列艦1914年才建成,該艦是歷史上擁有最多主炮塔的戰列艦,滿載排水量噸,原本屬於奧斯曼帝國,世界大戰爆發後被英國政府沒收。
這些剛剛服役沒幾年的強大戰列艦,因為《華盛頓海軍條約》就要統統被拆毀,實在是敗家啊。
按照《華盛頓海軍條約》的要求,“阿金庫爾”號戰列艦和其他20艘戰列艦一起,即將面對被拆毀的命運,艦上的1120名皇家海軍成員面臨失業風險,表現優秀的還有機會留在皇家海軍,到其他戰艦上繼續服役,表現較差的那些肯定要退役了,這一次,皇家海軍估計要大出血。
不過這對南部非洲來說是好事,南部非洲即將得到四艘“諾曼底”級戰列艦,但是南部非洲海軍嚴重缺少人才。
“即便拆毀20艘戰列艦之後,皇家海軍依然保留22艘戰列艦,其中21艘前日德蘭型,一艘後日德蘭型,這對於英國政府來說同樣是巨大負擔。”斯坦利·鮑德溫的話好像意有所指。
羅克不說話,認真分析斯坦利·鮑德溫的態度。
22艘戰列艦,對於英國政府來說確實是負擔。
聽斯坦利·鮑德溫的意思,好像是想把一部分戰列艦佈置到南部非洲,這樣一來南部非洲就要負責相關費用,英國政府的財政壓力會相應減輕。
這個問題想都不用想,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撤走了南部非洲的所有駐軍和艦隊,前往法國參戰。
這些部隊和艦隊離開南部非洲容易,再想回來不可能,南部非洲已經有自己的海軍,不需要皇家海軍協助防守。
當然如果英國政府是想把戰列艦送給南部非洲,那羅克說不得就笑納了,雖然羅克不想造戰列艦,但是英國裝備的那些戰列艦還是很香的。
話說跟英國裝備的戰列艦一比,羅克從法國弄來的那幾艘“諾曼底”級戰列艦簡直就是渣渣。
不過大改之後的“諾曼底”級戰列艦還是挺不錯的,大改之前,“諾曼底”是戰列艦。
大改後,“諾曼底”已經成為標準的戰列巡洋艦,作用不同,價值自然也就不同。
用步兵兵種衡量,戰列艦就是重甲騎兵,速度快不快不重要,血厚能抗防禦高才是核心。
戰列巡洋艦則是遊騎兵,正面對抗遊騎兵確實是差一些,但是用來偷襲干擾破交比重騎兵就好用得多。
關鍵是跑得快,火力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