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4章 帝國雙斃,重生南非當警察,鯰魚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804章帝國雙斃
平賀讓的意外去世,給日本海軍造成重大損失。
平心而論,在金剛級戰列巡洋艦的設計方案上,平賀讓的方案,確實是比藤本喜久雄的方案更合理。
不過平賀讓忽略了海軍的要求,海軍需要的是一艘價格便宜,戰鬥力強大,而且還不能超出《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的條約型戰列艦,平賀讓的設計方案成本更高,而且戰鬥力也達不到日本海軍的要求,所以平賀讓的方案沒透過也不能怪別人。
當然也不能怪藤本喜久雄,日本海軍提出的這些個要求,就算藤本喜久雄的恩師近藤基樹復生,恐怕也做不到。
近藤基樹設計的“薩摩”號戰列艦,是日本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艘主力艦,1910年3月建成,標準排水量19372噸,該艦建成時,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戰艦,比英國“無畏”號戰列艦還大一圈,紙面資料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之所以是紙面資料,原因是日本受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薩摩”號片面追求噸位,在動力和武器系統上和歐洲主要海軍國家還有一定差距,也就噸位比較大。
日本建造“薩摩”號的時候,需要的12英寸(305毫米)主炮還需要從英國購買。
可是日本當時財力不足買不起,最終只能混裝10英寸(254毫米)主炮,所以“薩摩”號嚴格說起來連一艘“無畏”艦都算不上。
“薩摩”級兩艘戰列艦建成之後從未參戰,《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後,“薩摩”號被作為靶艦擊沉。
平賀讓的去世在日本引發廣泛關注。
去世當天,平賀讓被授予男爵爵位,大勳位,屍體由東京大學醫學部進行解刨,最終確認平賀讓死於藥物中毒。
然後相關訊息就被封鎖。
不封鎖不行,作為日本造船業的泰山北斗,平賀讓死於他殺,這暴露出日本政府對平賀讓的保護嚴重不足。
更何況平賀讓去世的當天晚上,藤本喜久雄還去醫院看望過平賀讓,雖然藤本喜久雄連病房都沒進,可這種事哪兒說得清,以日本受漢文化的影響程度之深,這分明就是黃鼠狼給雞拜年,不安好心嘛。
所以就算要調查平賀讓的真正死因,都不能大張旗鼓,只能暗中進行,而且就算有了結果,都不一定能對外公佈。
於是關於平賀讓的死因,東京帝大醫學部和日本政府口徑一致,對外宣稱平賀讓死於肺結核。
對於日本海軍來說,痛失“帝國雙璧”之一還不是結束,12月20號,上一章提到過的“千鳥”級三艘水雷艇組成第21水雷隊進行夜間訓練,由於“真鶴”號在出發之前發生故障,於是就只有“千鳥”和“友鶴”兩艦參加。
當天晚上風浪較大,設計原本就極不合理的“千鳥”和“友鶴”受到嚴重影響。
為避免發生事故,訓練開始不久,“千鳥”和“友鶴”就接到通知,訓練緊急中止,兩艦返回佐世保軍港。
當時颳著20米每秒的東南風,浪高四米,時有陣雨,“友鶴”號在凌晨4時12分和佐世保軍港失去聯絡。
這時候距離“友鶴”建成尚且不到半個月。
夜晚天氣條件不佳,佐世保軍港只能在天亮後派出飛機搜尋。
21號下午13時,飛機發現“友鶴”已經傾覆的艦體,佐世保軍港遂派出軍艦將“友鶴”號拖回。
22號早晨7:15分,“友鶴”被拖回佐世保軍港,為了扶正船體,“友鶴”的桅杆先被水下作業切除,船腹上也開啟幾個洞,向艦內輸入高壓空氣,9時借漲潮時將其引入船塢,並切開船底,救出半死不活的13名生還者,並在翻覆的戰艦內找到72具遺體,另有28人失蹤。
剛剛建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