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89章 人在家中坐,俘虜從天上來,重生南非當警察,鯰魚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了。
對於這個結果,巴頓很滿意。
有了這一次的教訓,以後法國外籍軍團再想譁變,那麼就得考慮下後果是否能承受。
有人不滿意。
讓·皮埃爾就對巴頓的處理方式非常不滿,在自由法國的內部會議上,讓·皮埃爾將大西洋戰區的“暴行”,提高到和“弩炮行動”平級的高度,希望自由法國能改變立場,最起碼要保持中立。
這一點絕無可能。
自由法國和維希法國不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只承認維希法國,承認自由法國的只有英國和南部非洲,如果自由法國中立,那麼英國和南部非洲對待自由法國的態度也會發生變化。
英國不說了,戴高樂對英國人失望透頂。
南部非洲是戴高樂最大的依仗。
“第三團的損失,完全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原因導致的,和南部非洲第三集團軍沒有任何關係,換成是我,我也會這樣處理。”戴高樂還是理智的。
“這不是方式問題,這是態度問題,根本原因在於南部非洲對我們缺乏足夠的尊重!”讓·皮埃爾更在乎尊嚴。
自由法國組建的部隊,一部分已經在羅安達接受了完整的訓練,即將抵達北非參戰。
南部非洲教官訓練的部隊,戰鬥力肯定比外籍軍團更強大,所以對於自由法國來說,外籍軍團也已經成為雞肋。
“如果你想獲得他人的尊重,那麼你首先要表現出來值得被尊重。”戴高樂立場堅定,自從歐戰爆發之後,法國的表現,確實很難讓人尊重。
先不說法國人有多糾結。
外籍軍團譁變,最開心的可能就是隆美爾。
隆美爾正在籌劃對尼羅河集團軍的反攻。
在那之前,隆美爾首先要解決阿爾及爾的威脅。
外籍軍團譁變,阿爾及爾陷入混亂,第三集團軍的威脅暫時解除,隆美爾抓住這個機會,迫不及待的向尼羅河集團軍發起進攻。
和1940年底相比,現在韋唯爾手中的兵力更多,紙面資料更強大,戰鬥力卻不升反降。
為了支援希臘,溫斯頓將韋唯爾手下的兩個澳大利亞師調往希臘,尼羅河集團軍實力大損。
為了維持戰線,韋唯爾請求更多支援。
結果補充的部隊全部都來自印度,這讓韋唯爾憤怒異常。
印度部隊是什麼成色誰都知道。
北非戰役第一階段,尼羅河集團軍之所以能向意屬北非推進800公里,主要原因就在於澳大利亞部隊的能征善戰。
和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澳新聯軍不同,現在的澳大利亞部隊和紐西蘭部隊,成員白人和華人各半。
能打仗的部隊全部被調走,補充過來的部隊都是印度人,韋唯爾因此向倫敦提出,希望能請求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參戰。
這個要求被英國戰爭部果斷拒絕。
請求南部非洲人介入?
開什麼玩笑,一旦南部非洲第二集團軍和第三集團軍參戰,那麼戰後北非歸誰還不好說呢,搞不好還會影響到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蘇伊士運河可是英國的生命線。
英國戰爭部的態度讓韋唯爾絕望。
為了扭轉局面,韋唯爾以辭職表達自己的抗議。
大概在韋唯爾看來,憑藉北非戰役第一階段期間的表現,韋唯爾已經不可或缺,有資格向英國戰爭部提條件。
事實上也是這樣,尼羅河集團軍在前一階段中的出色表現,充分證明了韋唯爾的能力,韋唯爾有資格獲得英國戰爭部的另眼相看。
結果讓所有人都沒想到。
英國戰爭部很痛快的同意韋唯爾的“辭職”,將韋唯爾調往印度,和印度駐軍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