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26章 用人靠前不用人朝後,重生南非當警察,鯰魚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爾和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不缺油,北非戰役能打到什麼程度?
估計那時隆美爾的綽號就不叫沙漠之狐了,應該叫沙漠之鷹。
那還不得上天啊。
“不可能的,即便我們加入軸心國,那麼未來我們和德國人之間仍必有一戰。”亨利比小斯更清醒,小鬍子可比溫斯頓難相處。
溫斯頓最近和南部非洲也聯絡頻繁。
德國和俄羅斯瓜分波蘭,標誌著內維爾的綏靖政策徹底失敗。
現在德國將進攻波蘭的主力部隊抽回到西線,英法聯軍壓力空前。
內維爾的壓力更大。
對於內維爾的綏靖政策,英國國內本來就有很多人不滿,尤其是軍方,對於內維爾的不滿已經達到極限。
現在英國國內已經有人提出,必須有人為英法聯軍目前的困境負責。
很明顯,最應該為此負責的就是內維爾。
作為一直以來的主戰派,溫斯頓突然發現他的機會來了。
羅克也對內維爾的綏靖政策非常不滿,所以裝甲第二軍還沒有出發前往英國本土。
即便裝甲第二軍抵達英國本土,只要南部非洲沒有向德國宣戰,那麼南部非洲就依然是中立狀態。
“法瓦爾特要全力保障鋼鐵需求,南非公司和羅德西亞公司要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倫敦和巴黎沒錢可以先欠著,以國庫黃金為抵押。”羅克也是心狠手辣,趁你病要你命。
英國和法國,跟即將覆滅的大明王朝一樣,國家沒錢,錢都在資本家手裡。
國庫黃金儲備是不能動的,一旦黃金外流,英鎊和法郎會瞬間貶值,看看魏瑪政府時期的德國馬克,就知道貨幣貶值的速度有多快。
抵押並不是外流,雖然送到南部非洲儲存,名義上依然屬於英國政府和法國政府,南部非洲工業品也是要成本的,不可能無條件援助。
當然轉運國庫黃金對於英法來說都是個艱難的決定。
英國還好,跟德國隔著英吉利海峽呢。
法國就迫在眉睫,一旦德軍突破馬其諾防線,德國人搬法國人的黃金可不會手軟。
當然法國人也不擔心,畢竟上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堅持了整整四年,誰又會相信,這一次世界大戰法國只能堅持六個星期呢。
不僅僅法國人對自己有信心,比利時和盧森堡、波蘭、捷克等等國家都對法國有信心,所以他們都把自己的黃金儲備早早送到法國儲存,一共288噸。
這部分黃金還有故事,咱們以後再說。
德國和俄羅斯瓜分波蘭,波蘭政府並沒有投降,而是逃往英國組建流亡政府,繼續領導波蘭人抵抗入侵者。
流亡政府總理瓦迪斯瓦夫·西科爾斯基曾經是波蘭英雄,在波蘇戰爭中發揮重要作用,戰後西科爾斯基長期擔任波蘭總理兼外長。
1926約瑟夫·畢蘇斯基於發動五月政變,西科爾斯基保持中立,後來離開波蘭旅居法國,曾在法國聖西爾軍校任職,期間寫了一本關於未來機動戰的書,預測了下一次世界大戰的規模,提出了與德國“閃電戰”類似的進攻方式。
西科爾斯基也因此和法國的戴高樂、俄羅斯的圖哈切夫斯基一起成為“閃電戰”理論的創始人。
波蘭戰役爆發後,西科爾斯基返回波蘭,波軍總司令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元帥拒絕讓西科爾斯基指揮軍隊,西科爾斯基再次經由羅馬尼亞途徑巴黎逃往倫敦,並在倫敦組建流亡政府。
這裡就能看出,西科爾斯基還是很聰明的,他沒有選擇在巴黎組建流亡政府,而是在倫敦組建,這充分證明西科爾斯基眼光的長遠性,如果是在巴黎組建流亡政府,那麼過不了多長時間,西科爾斯基還得跟戴高樂一起流亡英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