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節,王爺種了一盆花,一七令,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鹹魚和黃都是鄰居送的,你可得好好嚐嚐。”
阿黎聞著那股複雜的味道,深深地起了皺眉,捏著筷子試探得夾了一塊。然後……
阿黎吃得更歡了。
鹹魚不錯,黃豆也入味兒,別具一格。她覺得以後都可以這麼吃,味道又好,還能省吃儉用少花銀子。看來紅豆還是好心的,方才她還誤會她有什麼壞心思,不該啊不該。
作者有話要說:
紅豆:我……我特麼還能說什麼呢。
第99章
翌日下朝後,朝中百官皆是一臉凝重, 或是埋頭直走, 或是三兩個人圍在一起,壓低著聲音小聲地說著話, 間或輕輕地往邊上那位王爺身上瞥一眼。
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誰能想到, 當初光芒萬丈的攝政王, 到最後,竟然會被張太師壓了一頭。這回的事情若是處理不好, 恐怕以後也難翻身了。說來, 這位攝政王,好似從西北迴來以後便收斂了鋒芒,再不與張太師相爭,也不知是蟄伏,還是真沒有一爭之力。
一時間,許多未曾站隊的朝臣,心裡也多了許多思量。
眾人心中擔憂的,不是別的,正是今兒早上突然傳過來的戰事。
早朝之上,本來沒什麼大事,只消皇上說一聲退朝便能回去。可誰想到,行至中途, 殿外忽然來了一位小將,說是有要緊軍情要報。待人進了殿稟明瞭實情, 卻叫滿朝文武都聽得大驚失色。
卻原來,早在兩日前,胡人便破了西北防線,策馬東進,所向披靡,昨兒早上,已經入了關中,期間未有一郡一縣可以阻攔。若是再過著時候,恐怕胡人的大軍,便就真的兵臨京都了。
眾臣都被這訊息駭得半天都沒說出話來。西北有戰事,他們早就知道,可二十萬西北軍,難道還抵不過區區胡人麼?朝中可都沒有人將這事正經放在心上。
胡人驍勇好戰,可也只在每年冬季在邊境一帶與大魏起些爭執,得了糧食之後,自然就會退散。如今這架勢。究竟是個什麼意思,莫不是他們還想著入主中原,簡直笑話!
不過是蠻夷也,茹毛飲血之輩,竟敢如此蔑視大魏正統,自然不能容忍。
龍椅之上的趙銘也大為震怒,盛怒之下,下意識地看向了趙煊的方向,滿眼的狐疑與複雜。只是如今木已成舟,趙銘也來不及探查這裡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當下便沉聲道:“兵部尚書,傳朕旨意,即可召集京西三十萬軍隊,出兵征討胡人,勢必要將胡人徹底驅逐出魏國。”
兵部尚書出列,執著玉牌,道了一聲是。
趙銘轉而又道:“孫將軍何在?”
“臣在。”
“孫將軍,朕封你為統兵大元帥,全權負責此次出兵事宜。若有半點差錯,朕必定拿你是問!”
孫將軍正要答覆,張太師施施然從列中走出,不慌不忙地打斷了他的話:“皇上,臣有一言要稟。”
趙銘輕蹙了眉:“太師請講。”
“皇上,臣以為,這元帥的人選還要再仔細斟酌一二。孫將軍雖然戰功赫赫,資歷非凡,可有一點卻不容忽視,臣早聽說,孫將軍與攝政王私交甚好,理應避嫌。”
孫將軍也不喜張太師,當即質問道:“張太師這是何意,莫不是我與攝政王相交,就當不得這元帥了?聽聞張太師日前也有意與攝政王修好,怎麼今日反倒叫我避了嫌?”
張太師道:“皇上,西北軍守城不力,此乃事實,不容有疑。攝政王乃西北藩王,與西北休慼與共,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實在叫人不得不多想。”
趙銘側了頭:“哦?那照張太師的意思,應當如何做?”
“攝政王是否清白,還需查明再言。若無事,臣定當親自給攝政王賠禮道歉。若有事,則另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