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井烹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節,古代小清新,御井烹香,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欽若那裡,雖然時常見到兩人嘀嘀咕咕,但她也不敢多做過問,免得自己又趟進渾水裡,不好脫身。——只是心中卻也免不得有些好奇,想知道顏欽若究竟是否打聽得蕭禹的出身、婚配,又有沒有說動家人為她提親。
雖然感情上也希望顏欽若能順著自己心意,擇個殷實良配,但她越是細想,就越覺得此事不成的機會更大:正因為是打算將來匹配給進士夫婿,家裡才會對她們的教育如此放心:一個是飽讀詩書,和夫婿也能說得上話,二來能寫會算,才能管得好家,再有就是如今各地官員女眷幾乎都以博學為榮,不識字為恥,京中幾位高官夫人都是有名的才女,甚而還有自己出面邀請士子舉辦文會的,既然是進士妻,為日後想,如今在教育上自然也不能落後了。
培養一個這般的女兒亦是不易,不在家中延請塾師,特地送到宜陽書院來,可見家中對她們期望之高,這樣的女兒,說難聽點顏家也是奇貨可居,將來必定要嫁給他們在仕途上最為看好的物件。蕭禹雖然家中富裕,也是名門出身,但年紀幼小,未聽說學問上有什麼造詣,且又是皇后外戚家出身,只怕顏欽若看得中,顏家卻絕不會中意。
嗯……難道趙元貞就是因為一開始便拿穩了顏家不能答應婚事,所以才這麼熱衷於撮合,想要給顏家添些亂子?
宋竹也覺得自己是將趙元貞往壞處想了,只是她素日裡總覺得趙元貞心思細密,處處是謀定後動,給人以頗有城府的感覺,忽然間這麼熱情地幫著顏欽若奔走傳話,她自然覺得趙元貞未必只是好心而已。
再想想,她以宰相孫女的身份,親事嫁妝都讓人豔羨,在學堂內人緣居然不錯,也未有人說過她的酸話,可見她實在很會做人。且她都定了親事,家中還肯送來書院,可見在家中亦是十分得寵,如此嬌慣還有如此手腕,宋竹益發覺得趙元貞不簡單,有時看著顏欽若,都頗為她擔憂。只是礙於顏欽若的性子,趙元貞和她越好,她便越不能多說什麼,免得顏欽若轉頭和趙元貞提起,自己倒是多結了個仇家。
不覺一月學業將盡,轉眼便是清明,學中安排了小考,考完後按例有數日是給近郊學生們回鄉祭祖的,若是孤身在此求學的學子,則可以繼續在書院中苦讀,如是外地教授願講課也可,不願講課,帶了學生們春遊踏青,‘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也並無不可。
雖然清明祭祖是男丁的事,但女學不也是男教授麼,因此跟著就放了假,橫豎這些居住在洛陽的姑娘家,泰半都是要隨著兄長一道回去探親的。顏欽若死活要請宋竹和她一道回家玩幾日,帶著她出門走走,宋竹卻是有些無奈,她自知自己就是想去,家裡人也絕不會答應的:若是換了二姐,只怕母親也不會多說什麼,想去就去玩便是了,不過她學問粗疏天資有限,孤身一人走去洛陽,何異於光身入虎穴?只怕走一趟回來,宋家姑娘的名聲就要全數坍臺,連累得大姐、二姐的盛名,都會受到懷疑。
讀書上的天分,雖說終究是無可奈何的事,可宋竹只不忿氣自己為什麼就這麼愚鈍,用盡心思,也只能吃力地在學堂小考中掙個第二名——按發還回來的卷子看,二姐不說,肯定追不上的,只怕就連四妹在幾個月後都要追上來了。
她一怒之下,滿心都是要勤能補拙,只待著日後去洛陽時,能在什麼詩會、文會中大放異彩,因此也不羨慕洛陽繁華,自是婉言謝絕了顏欽若的邀請。
顏欽若力邀不成,只得罷了,她怏怏地道,“本來這幾日,我家自有聚會,還能讓爹孃相相……那人,偏偏元貞是不好登我們家門的,我想若你也在,多少也能幫我相看相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