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水先生00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四回 以文化國立於天 反思常醒路不偏,創世紀之東遊記,鏡水先生007,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熙總在談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明時,提到“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國”,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首先要了解“文”與“化”的內涵。關於“文”,最早的記載來源於《周易·繫辭下》:“物相雜,故曰文。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這裡,“文”通“紋”,即透過觀察動物身上的紋理與自然環境的匹配程度,掌握萬事萬物運轉規律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規律。

“文”是名詞,可以引申為看得見的萬事萬物以及看不見但時刻運轉、周行而不怠的自然規律。

“化”是動詞,變化、演化、造化的意思,與《周易》的“易”字基本同義。化的如今意義就是把世界性的,時空所有節點上有史可查的“文”經過自己的學與習後,演變消化成自己的知識和智慧!

“文”與“化”結合,始見於《周易·賁卦·彖傳》:“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可見,天道執行的規律就是陰陽相合,剛柔交錯,開闔自如,張弛有度,而不是走極端。也就是《中庸》所言: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而人道執行的規律,用“文明以止”就很明確了。意思是在遵循自然規律的過程中最終做出符合天地良心的事。這裡“明”,與《大學》中提到的“明德”、“止於至善”同義,而《傳習錄》中則表達為“致良知”。

敘及此,“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化國”的義理就明確了。從字面意思看,就是要以天道執行的自然規律和真理約束來改變人的行為,使其合乎於天地,順應於自然;以同樣的方式改變人對物質的使用態度和價值觀念。使得物盡其用,用盡其能,不可唯物是從,暴殄天物。

“以文化國”是建立在前兩者基礎上的,因為人和物是社會生產力的兩大要素,即:生產資料和勞動者,缺一不可,社會要發展進步,離不開這兩者的健康有序發展。

若非以文化之,人可能淪為物質財富的奴隸,從而被物質利益驅使為所欲為;物可能淪為為奸邪之人腐化墮落的工具,助長社會風氣的衰微頹廢。只有在天道和人道執行規律範圍內,人和物才能正確體現出自身應有的價值。

以文化人,就是始終保持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堅持“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原則。從古聖先賢的經典和歷史社會演變的例項中學習恪守自然規律,從周圍優秀的人格和品行中汲取個人進步的滋養,為人處世中永遠堅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樣看到的就是別人的優點和自己的缺點。

以文化物,堅持厚德載物、物競天擇和損有餘而補不足的原則。德本財末是生活中厚德載物的真實反映,只有把德作為人生追求的第一目標,對物的駕馭才不會有偏頗。任何物質的存在都不是永恆的,都是人與自然在某個時空交匯點因緣轉化的產物,而物競天擇正體現了物質的短暫存在是自然發展規律的一部分,不可根據個人喜好強行挽留。

天知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也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礎上。德積累到一定程度,上天會透過意想不到的方式獎勵我們的。這就是“以文化國”帶給我們的深刻反思,只有做到了“以文化人、以文化物“,在樹立遠大理想和家國情懷,“以文化國”才會成為可能。這與《大學》所記載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是一脈相承的。

:()創世紀之東遊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情劍域

馬兒快跑

三國:說書三年,漢室光復了?

飛天闊海

天啊!我轉生成了蛇

村頭廁所沒紙

神醫孃親美又颯

藍九九

長生從肝經驗開始

只有鍵盤

混沌逍遙天帝

逍遙睡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