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後 你我便是對方的錨點
顧四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立後 你我便是對方的錨點,[大唐]武皇第一女官,顧四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想畢此事,姜沃回神後才發現,經過這兩年,她已經習慣性跳出太史局,站在整個朝堂上來看朝臣了。
不知是否心有靈犀,媚娘恰在此時問起同樣的問題——
“你想好了從太史局出來後,入何處了嗎?”
朝中最要緊的實缺無外乎三省六部:中書省、門下省主要是政令制定,而尚書省及下屬六部,則更偏向紮實的貫徹務實。
姜沃喝了一口扶芳飲才道:“陛下也提過此事。”
皇帝甚至還記性很好地再次提起了永徽三年,‘宗親謀反案’至朝堂上一鍋粥時,姜沃站在下面吃瓜被他逮個正著的舊事。
“彼時姜卿在朝上好生自在啊。”
看的他沒忍住當場點名。
說笑後換了正色:“這些年,自潛邸起,姜卿為朕分憂實多,朕都記得。”
“職以授能,位以賞功。”
“無論從哪一處論,姜卿都該從太史令位置上動一動了,也是替朕分憂。”太尉一脈一去,朝堂空缺頗多。
只是皇帝一時沒想好,從太史局離開後,姜沃去何處更合適。
其餘官員好升,他們都原有各自的本職,只是有太尉一脈在朝,壓住了晉升之路。
如今按次而進就是。
但到底將姜沃放在哪裡,皇帝一時未定,索性召了她自己來問。
“朕初想將你放到吏部。”畢竟這兩年,她做的最多的,便是細察朝臣之事。
“後來想想,覺得中書門下兩省也合宜。”
“門下省現就有黃門侍郎之位空缺。”
黃門侍郎是僅次於門下省侍中的官位,因其近侍禁中,協審詔令,非天子信重心腹之臣不能擔。
吏部侍郎與黃門侍郎。
一個更接近朝野,一個更接近皇帝。
媚娘聽過後,也就知道她會做什麼選擇了——
“你要去吏部?”
姜沃點頭:“是。”
畢竟,姜沃抬頭對媚娘笑了笑:“禁中有姐姐在呢。”
倒是吏部,事涉百官。
她要走到這朝堂深處去了。
永徽五年。
三月十六日。
皇帝正式下詔立後。
經太史局定吉期,冊後典儀定於四月二十五日。
禮部很快拿出了立後並大酺典儀細則。
太史局。
姜沃將禮部送來的細則表,慢慢看過去。
她在太史局所擔的最後一次測算大事,就是媚娘立後大典。
這令她心中很圓滿。
元寶正拿了紙筆在她身側,邊學邊記,還心有餘悸道:“還好太史令要過了封后大典才調任,否則我真怕這種大事上出錯!”
姜沃笑道:“小事上也別出錯噢,不然將來我還得忍痛給你的考評上記一筆。”
周元豹忙道:“可別。”
然後又帶著遺憾和期待道:“太史令,你要常回來啊——袁仙師的屋子,李仙師的觀星臺和丹房,都一直在這裡呢。”
姜沃頷首:“好。”
等元寶離開後,姜沃拿出了信箋,開始給李淳風寫信——五年了,師父還不回家嗎?
三月十九日。
武皇后(雖還未行封后大典,但宮中已改口)奉聖命往大慈恩寺去,為文德皇后祈福。
太史令隨行。
雁塔外,姜沃再次見到了玄奘法師。
法師與數年前初見沒什麼分別——別人顯老還可以看看有無添白髮,但法師又少了這項重要的鑑定標準。
因而看起來分毫未改,整個人飽含佛法圓融的氣度。
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