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周瑜原諒了孫權,三國秘事第三部,寰宇散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瑜之前估計,把孫小妹嫁給劉備的這個餿主意,不是孫權想出來的,就是魯肅想出來的。
因為吳夫人並不認識劉備,孫小妹也從來沒離開過江東,所以她也不認識劉備。
作為媒人,必須要同時認識並瞭解孫小妹和劉備兩個人。
具備這樣條件的人,就只有孫權和魯肅。
魯肅一向跟劉備走得很近,也一直主張跟劉備搞好關係,所以很有可能是他提出孫劉聯姻的。
再加上週瑜一問起這件事,孫權一副為難的樣子,周瑜便斷定那個始作俑者只有可能是魯肅了。
孫權點了點頭道:“不錯,的確是子敬的建議。他當時給我講了一個秦晉之好的故事,我聽了之後,覺得聯姻這個主意不錯,所以就採納了他的建議。”
“簡直是小兒之識、婦人之見!當年晉惠公對秦穆公承諾,如果秦穆公能把他扶上晉國王位的話,他就會給秦國五座城池。結果他當了晉王之後,並沒有兌現承諾。後來晉國發生饑荒,晉惠公找秦穆公求救,秦穆公給了他很多糧食。等秦國發生饑荒,秦穆公找晉惠公幫忙時,晉惠公非但見死不救,還落井下石,發兵去攻打秦國。劉備向來假仁假義、忘恩負義,他就是那個晉惠公!”周瑜一臉鄙夷地說道。
“公瑾吶,事已至此,木已成舟、米已成炊,我們就不再研究那些沒用的東西了,還是聊點兒有用的吧!”孫權提議道。
話說到這裡,周瑜心中的所有疑惑全都得到了答案,他也由此前對孫權的失望和憤怒,變成了理解和包容。
有道是:既墜釜甑,反顧無益;已覆之水,收之實難。
已經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不能改變的事,也沒必要再糾結了。
想到這裡,周瑜又道:“主公,其實我早就想回江東跟您彙報了!只是我的身體的確很不好,我怕回來之後,你見到我這副樣子,會把我的大都督給撤了!”
“公瑾吶,你這兩年的確是很辛苦啊,也為江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啊!我不會撤你職的。你看這樣好不好,你這次回來就先別走了,踏踏實實地在這養病,大都督的位置依然是你的。等什麼時候你把身體調養好了,再返回江陵。反正現在也沒什麼戰事。”孫權用一副商量的口吻說道。
“不!主公,我絕不能呆在江東!”周瑜十分決絕地說道。
:()三國秘事第三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