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52 章,八零之珠玉在側,女王不在家,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努力用功。
至於之前計劃的可以在新疆附近玩玩,基本泡湯了,根本沒那心思,也沒那條件,這裡根本不是旅遊的地方,就是遭罪的地,哪裡也不敢去,哪裡也不能去。
如此緊鑼密鼓了大概兩三週後,大家總算適應了這個節奏,這天老莫說可以帶他們去附近的巴扎走走。
巴扎是集市的意思,老莫說附近有一個大巴扎。
大家這個時候多少緩過來一些,也就有了興趣,五個人一起跟著老莫過去當地的巴扎。
這巴紮上也有房子,都是低矮破舊的平房,依然是塗著黃泥,屋頂上垂下來一些細長的雜草,屋簷上用紅油漆歪歪扭扭地寫著一行新疆字,老莫說那是拌麵的意思。
這邊農貿市場前來趕集的都是當地人,牽著驢子,男的戴著新疆花帽,女的裹著花頭巾,拖家帶口的,面板黑黝黝發亮。
巴紮上熱火朝天,成群的,到處是叫賣聲,地攤上有當地的陶罐,新疆花帽,也有小夥子推著板車賣牛骨頭,以及一些當地特色的吃食。
老莫指著旁邊油光鋥亮的老木桌說,那上面的麵餅叫庫買西,這個和饢差不多,不過沒花紋,也不放皮牙子,這種庫買西是放在埋在燒熱的沙子中的,埋進去一會就能吃了。
正說著,那邊正好有一位老阿媽正從沙子裡往外扒,看上去熱氣騰騰的,旁邊驢車上有維族小孩趴在那裡,大口大口地咬著一個庫買西,吃得津津有味。大家都有了食慾,便要了這庫買西來
() 吃,味道還不錯。
老莫又帶著大家去喝了一種湯,據說是用當地的肉蓯蓉和羊肉燉出來的,初挽嚐了幾口,就愛上這味道了。
也許是周圍的黃沙和荒涼讓這美味顯得更加珍稀,初挽覺得自己這輩子沒喝過這麼鮮美的湯。
喝過湯後,大家四處逛逛,看得新鮮,陸續買了黑枸杞,葡萄乾,崑崙雪菊,還有一些其它當地特產。
繼續往前走,便到了玉石市場,這邊是一片露天市場,帶著民族特色花紋的包袱或者手工織品隨意地鋪在地上,上面擺滿了各種玉石。
很多擺攤的都是戴著新疆花帽,褲腿高高挽到膝蓋,小腿還溼漉漉的,看樣子才採了玉石趕過來市場的。
一行人好奇,要知道新疆和田玉名滿天下,不知道這裡什麼行情,大家就隨便問問。
初挽上輩子瞭解過這一塊,大概知道,這邊的和田玉開採都是國營玉礦廠,是新疆自治區輕工業局下達生產計劃,分配銷售指標,不過這種國營的礦廠,到了九十年代就不行了。
現在礦廠開採的都是山料,這個時候國營礦廠沒經營籽料的,只有當地人,會挽著褲腿下河採玉,撿到一些零散的過來擺攤賣。
山料是山裡開採的,籽料是河床沖刷過的,山料比起籽料來就差點意思,有稜角,粗糙,油性也差,一般也不帶皮色。
大傢伙感興趣,初挽也就跟著看看,現在和田玉便宜,上等好籽料一公斤也就二百塊,但是再過十幾年,這個價格能達到一公斤三四十萬,也是幾百倍地在漲。
她沒想過要囤積和田玉,但是如果看到合適的,倒是也能買幾件來把玩。
誰知道過去看了後,便失望了,這種普通的巴紮上充斥著的應該是被玉礦場挑揀剩下的石頭、且末的青山料,以及當地老百姓撿的籽料,大多並不見得有什麼好。
大家就這麼胡亂逛著,都紛紛下手想買,小的也就幾毛錢,最貴也不過是幾塊錢,買了回頭送給家屬做個紀念,也算不白來一趟。
初挽看了一圈,也沒看到特別合適的,普通的好籽料,也犯不著買,買了後得雕刻,那也是功夫。
她這麼隨意看著,眼睛卻落在了那攤主牽著的驢身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